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乡校(2)  (第3/3页)
   深受谷梁教育影响的他,有着类似于后世宋明儒生的那种耻于言利的心理。    但作为穿越者,张越却觉得,这面前的这个孩子所说的话,虽然确实有些太过震撼。    但……    这个世界上,谁不想发财呢?    谁又不想过上好日子呢?    追求财富和权势,是人的本能。    压制这个本能,只会造成一个畸形的社会。    而且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    反倒是像现在的汉室社会,张越待的很舒服。    没有人耻于言利,连儒生都喜欢黄橙橙的黄金,并且能好不做作的表达自己的喜爱。    这就意味着,张越可以放开手脚,去做很多事情。    “殿下……”张越走到刘进身边,轻声耳语道:“臣反倒觉得,如今这样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好……”    “臣闻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渊深而鱼生,深山而兽出,人富则仁义附之……”    “殿下难道以为,一个贫贱之士,朝不保夕之人,能懂仁义,能知忠恕?”    刘进听了一楞,但他仔细一想,却又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每次张侍中总能找到一个新奇角度来说服自己……    刘进也是服了。    只是……    刘进看着眼前的这些少年郎们,他自然清楚,这些少年郎的训练方法是魏武卒的训练之法。    虽然魏武卒已经被淘汰了很多年,但对于这个历史上第一支职业化军队的信息,刘进早就烂熟于心了。    魏武卒是战国初期名将吴起为魏国军队量身打造的一个职业军队方案。    其要求就是每一个士兵都可以穿三层重甲,负重越野在半天之内,徒步跋涉一百里,抵达指定地点,依然保持战斗状态和作战能力。    在战国初期,靠着恐怖的魏武卒的强大战斗力,魏国拳打秦楚,脚踢齐赵,堪称天下至尊。    如今,虽然属于魏武卒那样的重甲步兵集群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    但以刘进所知,北军六校尉选拔军士的标准,却依旧沿用了魏武卒的标准。    只是在入伍之后,将他们训练成骑兵而已。    所以,毋庸置疑,这阳里的乡校训练这些少年,目的就是要把他们送进北军六校尉或者汉军的野战精锐骑兵集群之中。    换而言之,这个乡校,与其说是一个教书育人之所,不如说一个军官培养大营!    这里培养的不是读书人,而是武将!    这让刘进心里面,稍稍的有些不舒服。    张越自然也看了出来。    但,如今的汉室社会,就是这样的。    武贵文轻!    没看到连小孩子都知道了吗?    一个文官,哪怕做到了九卿,食禄两千石,也不过每岁得俸禄二三十万钱而已。    而一个汉军的正卒,普通的骑士,一岁的军饷就有两万钱!    更何况还能赚责庸钱。    目前责庸的行价,一年最少也要一万一千钱,若是戍边额外还要加一万。    换而言之,一个正常的士兵,一年军饷加外快就是四五万钱,比基层的官吏都要强。    若遇到战事,斩首得功,赏赐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了。    李广利伐大宛,平均每一个士兵,包括伙夫,得赏钱四万。    还没有计算战利品在内……    而且,军队之中,拳头最大,只要立下功劳,升官如尿崩。    普通的文官,一年三迁就很了不得了,是奇迹了。    军队里面,一年连升十几级的勇士,经常出现。    所以,人民自然会用脚投票,特别是北方郡国,那些苦寒之地,土地贫瘠,开发不足的边塞地区。    整个社会,包括那些豪强家族,全都是以武为荣。    文官什么的,只是家族的残次品和淘汰品的出路。    但,在文人眼中,特别是齐鲁之地的文人眼里,这就是礼乐崩坏,人心丧乱的证据了。    其实,这完全就是妒忌和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在作祟。    若是齐鲁一带,也能打匈奴,也能赚到这么多利益,你看他们还说不说礼乐崩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