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  (第2/2页)
寒冬的冷风吹过。哇凉哇凉的。    即便是对这个结果早有猜测的霍羽,也觉得心痛难忍。    当年那个纯粹热烈的青年曾对他说,要当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让百姓们吃饱穿暖,不必再因为战火担惊受怕。    因为这句话,他这二十年心甘情愿地为他守着江山,再苦再累都甘之如饴。    可换来了什么呢?    权利,真的会完全改变一个人吗?    众将领眼圈红了,这些八尺高的糙汉子虎目含泪,一人忽地跪地抱拳,咬牙道:    “将军,那个通敌卖国,置百姓于不顾的君主不值得我们卖命,赵氏皇族不配我们效忠。”    “末将附议。”    “附议。”    ……    众将领齐刷刷跪下,祁安最后一个出列,她站着双手抱拳:“末将附议。”    最后,她一字一句道:“赵氏如此昏庸,不如,我们反了他。”    众人身子一顿,紧接着整齐出声:“反了他。”    康海被这大胆发言吓的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几日后,朝廷收到了两份边关急报。    一份是大将军霍羽被倭寇暗算,身中剧毒,昏迷不醒。    另一份是,倭寇知道得知战神出事,已经开始集结大军,准备趁机攻打边关。    有关霍羽的那份,皇帝犹不放心,直到康海的密信也出现在他的龙案上,这才确认消息可靠。    至于第二份,他并不担心,那是和倭寇提前说好的。    有康海做内鬼,倭寇轻易便能拿下边关四城。    之后便开始佯攻,等三皇子去了再假装不敌,顺势退兵。    如此一来,既不动声色地完成了送出四城的协议,又能名正言顺借此军功立三皇子为储君。    否则,他若是光明正大将边关四城送给倭寇,怕是要被大盛臣民的唾沫淹死。    皇帝心里美滋滋,但在朝堂上却做出一副惊怒的样子,立即派出自己的御用太医赶赴边关。    什么千年人参,百年雪莲不要钱一样往出拿,下令一定要将自己的义弟治好。    然后就有大臣顺势提出倭寇虎视眈眈,边关战况紧急,请皇帝派人前往边关坐镇。    几个皇子都想去,吵了好几个朝会,最后皇帝决定让他们一起去,但要以三皇子为首。    三皇子明白,皇上这是在为自己日后铺路。    只要他能去边关镀一层金,回来之后,太子之位就是他的了。    至于为啥其他皇子也去,三皇子冷笑,帝王手段罢了。    父皇不会允许一个皇子独大的。    皇帝派出五万羽林卫和几个武将随行,保护各位皇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