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  (第2/2页)
便主动让义兄赵坚坐上了皇位,自己为他保驾护航,守卫国土。    赵坚感动于他的豁达谦让之举,封他为镇国大将军,许诺霍家世代尊贵,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时的赵坚说这些话时都是真心的,他是真的觉得自己能做到。    之后,赵坚管理朝政,霍羽就为他征战四方,保家卫国。    但至高无上的皇权能让一个人变得面目全非,父子尚且反目,更何况是结义兄弟?    二十年过去了,霍羽成了名满天下的兵马大元帅,手握边关三十万大军。    皇帝睡不着觉了。    尤其在其中一个皇子造反逼宫后,虽然被霍羽及时赶到带兵制止,但他还是怕了。    皇子造反尚能被霍羽制止,若是霍羽造反呢?谁又能压得住他?    猜疑的念头一旦升起,就像是一根细小的毒刺扎在肉里,拔不出来,便时刻隐隐作痛。    即便霍羽从没做过一件逾距的事情。    别说逾距了,霍羽连儿子都没有,膝下只有一个独女。    霍羽虽然是大将军,但只娶了一个妻子,是个五品小官之女,跟随霍羽常年驻守边关。    两人只生了一个女儿,也是自小在边关长大。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霍羽回京的次数越来越少,极力削弱自己的存在感。    但帝王的猜疑是不讲道理的,霍羽名声愈来愈显,百姓称之为战神。    边关将士更是对他死心塌地,边关百姓则称他们为霍家军。    消息传到皇帝耳中,他顿时更加觉得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摇摇欲坠。    龙榻明明那么宽敞,他躺在上边却觉得拥挤不堪。    眼看着霍无双都十六岁了,皇帝便以给她相看夫婿的名义,下旨召她与将军夫人回京。    霍羽百般推辞,皇帝却摆出了义兄的架子,直言是伯伯操心侄女婚事。    霍羽只能放夫人和女儿回去,心里也存了一丝幻想,许是他过于防备义兄了。    这些年他恪守本分,义兄也一切如常,许是他想多了。    再说,除非他造反,否则圣旨已下,他不得不从。    霍羽骨子里是个极为忠正的人,做不出那谋逆之事。    霍无双回到盛京后,皇帝对其百般宠爱,一众皇子公主都比不上她受宠。    他让霍无双在他的儿子里随便挑,挑中谁谁就是太子,皇子们纷纷对她大献殷勤。    皇帝的所作所为赢得了朝野称赞,都说他对大将军器重信任,君不疑臣。    霍无双谁也不想挑,她自幼在边关长大,根本就不喜欢京城。    她喜欢自由,喜欢在辽阔的原野上驰骋,喜欢亲手砍下倭寇的头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