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6章 惟妙惟肖  (第1/2页)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沈采萱想用水笔。    可问题是,条件不允许啊!    不过,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嘛!    水笔……呃,这个制造的难度太大,沈采萱搞不定。    倒是铅笔……这个可以有。    前世,沈采萱外出旅游,曾出于好奇,去过一个铅笔博物馆。    在那儿,沈采萱不仅看到了加工铅笔用的材料,如石墨、粘土和木材等,还参观了正在加工铅笔的铅笔作坊,简单了解了一番制作铅笔的工艺流程。    铅笔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只需石墨和粘土这两种原料,就可以制作出简易的铅笔芯。    石墨可以入药,因此可以在药铺买到。    粘土是一种分布得很广泛的矿物,只要找对地方,都不用花钱,就可以弄到手,要多少有多少。    是以,沈采萱很轻易的就搞到了制作铅笔芯的原料。    原料到位,接下来就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好,搅成糊状,挤压成型。    随后,就是高温焙烧环节了。    沈采萱家每隔两到三天就要制作出一批卤瓜子和卤花生。    为了烘干卤瓜子和卤花生,不久前,沈采萱家特意砌了一个土炕。    沈采萱就地取材,将成型的铅笔芯放入土炕之中烧制。    如此,铅笔芯便制成了——也就是沈采萱拿在手里的那根墨条。    值得一提的是,原料配比——也就是石墨中掺入的粘土的比例不同,铅笔芯的硬度和颜色深浅也就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铅笔头上标着h、b、hb一类的字母,表示的就是铅笔芯的硬度和颜色深浅——    h(hardness)表示硬质铅笔,h前面的数字越大,代表所含的粘土越多,铅笔芯越硬,颜色越淡,适合用于界面相对较硬或粗糙的物体,比如机械制图、木工划线等。    b(black)表示软质铅笔,b前面的数字越大,代表所含的石墨越多,铅笔芯越软,颜色越浓,适合绘画(尤其是素描),其中2b铅笔被用于填涂一些机器可识别的卡片,如答题卡。    hb则表示软硬适中的铅笔,它的笔迹颜色比h类铅笔深,但又比b类铅笔更容易擦除,故而适合日常书写之用。    按理,铅笔芯是不能直接拿着使用的——直接使用的话,一则容易弄脏手,二则容易折断——必须像给铅笔芯穿件衣服似的,在外面套上一层保护套——铅笔杆。    给铅笔芯套上铅笔杆,理论上来讲,并不复杂——在刻有凹槽的板片中,镶嵌铅笔芯,再把两个板片对拼,用胶合剂粘合在一起,烘干后,放入特制机器刨杆,即可制出白杆铅笔(白杆铅笔就可以用于日常使用了,倘若嫌弃白杆铅笔不好看,可以将白杆铅笔进行油漆和印花装饰,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外观颜色和花纹图案的成品铅笔。)。    但,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制作水平有限的古代,需要花费一定的工夫。    这两天沈采萱实在太忙,做完了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