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2/3页)
需要,做了调整——要辣不辣,要麻不麻。    末了,不忘补充一句:欢迎大家到蓉城做客,请大家吃最最正宗的麻辣锅。    俏皮模样,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可总的来讲,白天的论坛几乎已经抽光了唐绵的全部精力,她的兴致并不高,吃得并不起劲。    但是,几人回忆着数年前在伦敦的趣事、分享一些近况,时间倒也过得很快。    聚餐结束不过傍晚七点,但是天却快黑了。    台北,再一次下起了又绵又细的小雨。    dy酒量不行,小酌几杯就已经醉了。    婉拒了dy男朋友需要绕路送她回酒店的提议,唐绵在商场门口与各位同学一一道别。    大家都离开后,唐绵望着不远处——行人与车辆来来往往,时不时遮挡写着“忠孝东路五段”的路牌。    她愣在那里,发了一会儿呆。    思绪不受控制的,就想到了那个夜晚的那个歌手的同张专辑里的一首歌。    已经听过无数遍的那一张专辑。    她不懂——如果让她等候,会等到什么吗?    哦,那位歌手,也出现在了唐绵今天的生命里。    她深吸一口气,这一霎那,冷冷的空气,包围了唐绵的全部情绪。    正如数年前孟苇庭唱得那首歌一样——    雨,对于冬季的台北来说,是必备品。    淅淅沥沥地洒到地上,再蒸发到身上,黏黏糊糊,让人感觉并不舒适。    霓虹灯牌的光圈被雨点晕开,台北这座城市很旧,却很干净。    不远处的101大厦被印在地面的水渍上,歪歪扭扭的,与周围建筑混作一片,不像是它原本那样的孤独与高不可攀。    整个台北城就像是在被笼罩雾蒙蒙的氛围之中,显得深沉、沉重,用眼睛望过去,很有胶片质感。    唐绵竟然一时分不清是在电影还是在现实。    圣诞将至,街边小店的彩灯都出来见了世面。    信义商圈氛围十足,热闹非凡。    夜,在轻轻摇曳,路过的人都洋溢着笑意。    等了一会儿,不见雨停,唐绵举着伞慢悠悠地走,行到一同学推荐的街边小店买伴手礼。    却没想到在店里排队时碰到了王斐雪——她的那位高中同学。    对方是过来参加官方主办的两岸学术交流活动。    两人自从数月前在唐绵去A大宿舍的羊肠小道上相遇互留联系方式后,便偶有交流,但一直乔不出合适的时间坐下来聚一餐。    一阵寒暄,没想到两人都住在君悦。    世界真是太小了。    “你这次参加的论坛是在君悦办吗?”    出来后,雨已经停了,两人站在十字路口打车,王斐雪提着公文包随意问道。    “不是,在寒舍艾美。白天刚结束,晚上就出来同朋友聚一下。”    唐绵将手机放进荷包,抬头扯了一抹笑容,面向这位许久不见的高中同学。    心想,今日可真是叙旧大会。    留在台北不走,原本就是想着没什么认识的人,就算认识也与香港、蓉城联系不大,自己就可以暂时性地逃离那个复杂、心累的世界。    但偏偏,总像是有张网套住了唐绵,怎么也逃不了。    不过还好,这位并不在她预先设定的“防备名单”之中。    正想着,王斐雪的声音又在身边响起:“我就说嘛,君悦几个会议厅都是我们的人。那你——怎么自己换酒店住过来呀?不嫌懒得跑吗?”    “还好,打车挺方便的。”唐绵耸耸肩,语气平常:“主要是我习惯了住君悦,何况,台北君悦的牛肉面,我个人很喜欢。”    这时手机响了,是司机打来的,也打断了两人的交谈。    王斐雪微微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没来得及张开嘴。    明显的,她对唐绵回答,感到有些震惊。    在距离君悦还有两叁百米的十字路口,堵车了。    车一停,厢内就闷,两人不约而同地,把车窗摇了一半下来。    未干的雨水,落在了车窗边缘。    顶棚的雨点一滴一滴打在玻璃上,溅开一朵朵水花。    映着夜间昏黄的路灯光,竟然在这个热闹非凡的圣诞时分,笼罩出一片寂静暮色。    “唐绵啊,你妈妈是不是到万宝去工作了?”    “嗯,对。”    不想多谈刘女士,唐绵边望着前方的车流,边将手机收进包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