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天下不安  (第1/2页)
    青城山。    修道者众,以五岳丈人宁封真君为主。    但宁封真君并未建道场,开府门,没有称宗做祖,山中修士,多闲云野鹤。    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修道之人,清静无为,却因为各自修行道果不同,难免要争个高低。    如今青城山上,大概分符箓、金丹、炼气三派,各有玄妙,以前没少切磋。    可是,随着白帝城的兴盛,三派信徒、香众渐少,宁封真君奏表天庭,不但没覆灭白帝城,反倒让那城主沈伦封了仙职,宁封真君见此,撒手不管。    不得已,三派私底下密谋,联合白帝城周边道观,准备反击。    因为沈伦得授仙职,以及巫山神女庇护的缘故,正面搞,没机会,只能使些阴谋诡计。    刘建之事,便是一次试探。    若无意外,还会有其它算计。    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没时间算计白帝城,因为,长安城的风暴,已经从中央席卷到地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道家,亦在其中。    刘彻刚登基时,还有窦太后、馆陶公主压着,封禅泰山的事情,随着主谋赵绾、王臧自杀,各种改制被废止。    随着窦太后去世,刘彻掌权,接受董仲舒的思想,任用主父偃,设太学,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让这个王朝从“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中苏醒,儒生走进朝堂,道人方士遭驱赶。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作为一国之主,皇帝的诏令,影响着国土所至,天地气机变化,故而皇帝诏书,可封神,可诛仙,当然,这代价是汉朝国运,若封良善神仙,治理一方山精鬼魅,井井有条,便可反哺国运,延长国祚,若封邪神,为祸一方,国运自损,顷刻覆灭,因此封神诛仙的圣旨,往往慎之又慎,不会轻下。    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扩散到汉朝天下,这片天地的气机,自然开始排斥其余百家,最受影响的,当属各地修道之人,天地气机压制之下,修行起来,元气晦涩,稍有不慎,便走火入魔。    神仙不在此列。    为何?    得益于“天人感应”中“君权神授”的说法,仙神们并未受到影响,反而还有所受益。    江都国。    国相府,高冠儒衫的董仲舒诵读《春秋》,若有修道之人以气观之,可见无数白光,环绕着他,最为耀眼的,当数胸中那道纯白之气,堂堂皇皇,如日当空。    当他读书时,江都国内,四方妖邪,尽皆避退,那融入天地气机,蕴含儒家思想的微言大义,其中的浩然正气,对那些作恶多端的妖邪,不亚于雷音灌耳,轻则道行下跌,重则致命。    儒家君子,口含天宪,初露端倪。    “可恶!”    一道赤红光芒,窜过天空,魔妃祝凤站在火蛟脑袋上,她头发披散,嘴角淌血,衣衫褴褛,尤其胸腹间有道尺长剑伤,深可见骨,若非她法力高深,怕早就昏死过去。    不仅是她,连脚下火蛟,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