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3节 (第3/3页)
爽,久置不变其味。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 其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是具有千余年历史的传统名茶。” 李守良砸吧砸吧嘴,这传统名茶各有各的历史韵味和其特有的故事。说的人满心欢喜,听的人也是回味无穷啊。 李守良这样一个还没到喜欢喝茶的年纪的人都忍不住为之着迷。同时又为自己没有了解过这些而感到有些遗憾,有种想要读书的冲动。 韩大爷看李守良似乎沉浸其中,笑道:“守良,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感觉?” 李守良点点头道:“恨不解其中味。有种想要立刻去读书的冲动。” 韩大爷哈哈一笑:“喜欢就够了,这书啊,有条件就读,没条件啊就不勉强了。终归不是主流了。” 关大爷打断了韩大爷的未尽之语说道:“就是个孩子,跟孩子说这些干什么?想了解就了解,不想了解就不了解。 没什么大不了的。别让孩子捡了西瓜、丢了芝麻。” 韩大爷道:“对,对,是这样的。是我的不是。” 随后韩大爷跟李守良聊起了家常,韩大爷似乎很想要知道李守良的情况,问的很是详细。 韩大爷道:“守良,多大了?现在在干什么?读书学习、还是工作了?” 李守良答道:“今年18了,翻过年去就19了。只念到了初中毕业,就没再读了。家母生病离世。世上再无双亲,就接替母亲的工作,进厂当了一名工人。” 韩大爷似乎有些惊讶,上下打量了李守良一眼道:“工人?噢、噢。工人好啊。目前工人阶级是主流啊。光荣的很。” 李守良笑笑没说话,眼下确实是这样的。 也就没看到韩大爷好奇的目光看向了关大爷。那双眼睛似乎在说着什么。 关大爷没说话,他和李守良的接触本来就很戏剧,要不是后来调查了一下子,李守良的底细。 知道李守良这样的,不大可能是。他都要以为是有人接触了他们,惦记上了他们的东西。 关大爷也没多做解释。就让你韩小辫继续猜,看你急不急。 随后,关大爷对着李守良说道:“上回给你的书都看完了吗?” 李守良道:“目前来看是不都看完了,不过有些不求甚解。还有些不解其意。” 关大爷点点头,这才是对的。不然他就真要有些疑问了。 随后关大爷开口道:“概说第一段‘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随后抬起头来看着李守良。 李守良好像明白了,接道:“何者?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极意匠之 能事。独至于瓷,虽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浅深,釉胎之粗细,则兼藉天时与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 故凡百工艺,欧美目吾华皆若土苴等视,独瓷则甘拜下风,尊为瑰宝,诚以瓷质之美冠绝全球,虽百. 图仿效,终莫能及,盖得于天地者厚也。夫”钗拿”之名代表国号,释其义则支那瓷之省文也,其 声铭洋溢,固已久矣。” 关大爷又道:“说窑篇都说的什么?” 李守良道:“柴窑、汝窑、官窑、哥瓷、定窑、张泉龙窑、钧窑、平阳窑、耀窑、磁窑、建窑、广窑、元瓷、欧窑、朗窑、窑变、年窑臧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