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页  (第2/2页)
,没秃,不至于被林帅哥嫌弃,就是黑眼圈有点重。    何清定定地看了三秒钟,认真思考了一下护肤的可行性。    林维桢那边考试也差不多了,王承夏想跟Jordan去买辆二手自行车,便拜托林维桢去中超囤菜。    中国超市简直是留学生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慰藉,一排排的酱料、各种口味的火锅底料让人呼吸都顺畅了。豆腐、香菜、肥牛卷、速冻饺子都有卖,还有蒸包子的蒸屉,林维桢在货架前顿了顿,想到自己的手残属性,遂放弃。    林维桢刚要去结账手机忽然响了一声,他打开What’s App,看见Thomas发了条消息。    “我在Fred办公室,”Thomas说,“Academic writing分数出来了,有个好消息有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    Fred是学术写作课程的教授,严格程度全校闻名,连引用格式错了都会判不及格,全班同学曾经苦哈哈地互相检查APA(学术界一种引用格式),只为了能顺利飘过别重修。    林维桢想了想说:“好消息吧。”    Thomas:“好消息是我得了85分。”    Thomas其实挺学霸的,Fred教授给分一贯很低,从期中成绩那个正态分布来看,期末上八十就很不错了。    出国交换的最大意义之一便是改变自己的刻板印象,每个人都知道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但每个人还是多多少少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大部分中国学生刻苦努力是公认的,欧洲学生里有人混日子,但也有人好好做事情,Thomas做不到完整背下来大篇文章,但逻辑和沟通表达都相当强。当然,同为交换生,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里Thomas也通过和两个室友相处改变了对中国学生的偏见,林维桢才华横溢,王承夏幽默风趣,都不是只会学习的书呆子。    而中国也早已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了。    几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经常聊到高铁,聊到城市化建设,聊到中国文化里的朴素、上进、包容。本土情怀国际视野学贯中外,架起沟通的桥梁,关注国家发展和人类共同的未来,一直是外语人的使命。    Thomas那头在等回复,又发了个感叹号,林维桢笑了笑,回道:“不错啊,85很高了。坏消息呢?”    Thomas接着说:“坏消息是你比我还高,你91。(庆祝表情包)”    林维桢手一抖差点把一瓶酱油打碎。    Thomas又说:“第一稳了,没有更高的。”    九十一,真的相当高。    当了一个学期室友荷兰小哥的冷幽默林维桢早就习惯了,Thomas这么说其实是来祝贺他拿第一的。他嘴角慢慢扬起来,觉得这分数真对得起他一句一句敲细节的夜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