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八章 复杂的局面  (第2/2页)
人和百济人不肯出力,他指挥这样的部队,不可能取胜,他也支持和倭奴人谈判。    牛进达派出一个副参谋长和新罗的一个使臣,渡海前往本州岛。    海军正式成立以后,王宝生还没有见过程处默等人,但是他一直和程处默等人保持着联系,这是他做下属的必须的功课。因此,程处默得到了报告,他马上报告了正在扬州的太子殿下。    李愔听完了报告,十分郁闷。在他的计划里,只是让联军运送高句丽人渡过对马海峡,放下他们就算完事儿。谁能想到,这帮家伙竟然会去趁火打劫。这下可好,给陷在了里面。    唐英杰是侯君集的义子,也是自己的大舅哥,这是必须去营救的。    扬州王府。    李愔给众人通报了情况,征求大家的意见。    李治乐观的说道:“六哥,牛进达不是已经派人去和倭奴国谈判了吗。小小倭奴国,还敢不给面子?我觉得他们应该会放联军的人回去的。”    程处默、薛仁贵、黄琪等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气氛很轻松。    王玄策没有吭气儿,不过他心里认为,扬州王李治说得有道理。    杜荷没有说话,有李愔在,他一般懒得动脑子。    刘仁轨也没有说话,这家伙是个好战分子,他巴不得有点什么理由,赶紧去打一仗呢。    李愔说道:“九弟说得有道理。不过,倭奴这个民族和其他的民族不一样,同样的事情,到他们那就很难说了。    这个民族的最大特性是欺软怕硬,唐朝虽然强大,但是并没有和这个国家打过仗。因此,他们的心里对唐朝并不畏惧,再加上上一次海战,他们占了上风,这件事儿就难说了。    我的意见是,立即调集江南道(扬州隶属于江南道)的海军,组成援军,开往釜山港,即使谈判顺利,也要重兵护送联军回来。”    李愔的判断一向准确,大家都没有意见。    李愔决定,组成海军援军舰队,由程处默、刘仁轨担任正副司令。秦怀道负责给舰船安装火炮,随军出征,指导海军边行军边训练。以三天时间为准备期限,三日后救援舰队准时出发。    杜荷和薛仁贵都要求随军出战。    薛仁贵是想积累一些海战的经验,李愔正好想全面培养他,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杜荷的请求被他驳回了。    众人走后,杜荷说道:“愔哥,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怕我有危险,可是我真是想去体验一下海战是什么样子的。”    李愔摇摇头说道:“不行,你最近虽然学了游泳,但是海战可不是陆战,不说别的,就是在海上航行,晕船你就适应不了。    这些年来,你出生入死,经历了很多大战。你是我兄弟,我以后不会让你再这样冒险了。”    杜荷很感动,他还想说什么。李愔说道:“大唐能够打仗的将军多的是,用不着我兄弟亲自出马,你今后要留在我的身边,关键时刻还要靠你保驾护航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