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 秦淮河  (第1/2页)
    这天,李愔在李治的陪同下游览著名的金陵名胜秦淮河。    时已深秋,李愔站在游船的船头,凝视着依旧葱翠的两岸林木。只见掩映在林木之间的亭台楼阁残而不破,略显苍凉之色。    589年,隋灭陈,六朝时期结束。金陵结束了其作为都城长达320多年的历史。为防止王气十足的南京东山再起,两朝统治者对南京进行了严厉压制和打击,金陵的地位一落千丈。    号称“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秦淮河,显得十分冷清。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李愔十分感慨,随口吟道。    李治对于诗词研究不多,没有什么想法。程处默等人更是二把刀了。    王玄策却是诗词爱好者,他曾经听说了太子殿下六步成诗的传说,望着眼前的阴郁的景致,联想起金陵昔日的繁华,觉得太子殿下实在是太有才了。心中不由得大为钦佩。    武瞾和采纱不同,她的记忆力极好,这样的诗句,她只要复颂上一遍,就能够记住。    太子妃们有个约定:无论是谁跟随李愔出门,都要把他的诗句记录下来,除了留作念想以外,编成诗集出版,立刻就能够风靡朝野,财源滚滚。    武瞾不满足,她说道:“大哥哥,你能不能再作一首诗呢,姐妹们等着欣赏呢。”    对于这种人前露脸的机会,李愔乐得显摆,他在船头踱步,王玄策在一旁悄悄数着,果然在六步之后,太子殿下开口吟道:    “锦瑟微澜棹影开,花灯明灭夜徘徊。    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    老神仙孙思邈对于太子殿下的才情,也是大为叹服。    他手捋着长髯说道:“老夫经历了百年的世事变迁,曾经三次来过金陵。昔日之金陵繁华犹在眼前,今日之萧条的确令人感慨。”    武瞾复颂了李愔的诗词之后,忽然泪流满面。    原来,武瞾的父亲武士彟曾任扬州都督府长史,她4岁到10岁就是在金陵城长大的。武士彟对她极其疼爱,可是物是人非,武士彟早已仙逝多年了。    看到武瞾伤心,李愔体贴地取出手帕,递给她说道:“瞾儿,抽空去你家老宅看看吧。”    李愔对李治说道:“九弟,这次来扬州之前,父皇任命你为扬州都督府大都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李治问道:“六哥,臣弟负责海军研究所,就有些吃力了,这个大都督,臣弟有些干不来呢。”    李愔说道:“你是扬州王,管理扬州事务是应该的,这个对于你在扬州发展海军是有帮助的。    金陵有着良好的地理气候条件,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你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经济,恢复金陵昔日的繁华。    秦淮河也要恢复昔日的风采。    我来之前,李郡王决定在秦淮河投资,建立金陵娱乐城,希望此举能够给秦淮河的兴旺开个好头。”    李治说道:“六哥,你这次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