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皇帝难挡大势  (第1/3页)
    皇帝冷哼一声,一边想当和事佬的平原王司马干也连忙后退一步。    他司马干可是一直在洛阳的,未曾归国。    他不归国,原因自然有很多,首要的一点便是平原封国没有洛阳这般有趣,他原本就是不好权势的人,而好风月享受,他当然是喜欢留洛阳的。    原本司马干想当个好人,但这个好人明显就是不好当的,司马干连忙把头缩回来了。    “看来新野王你为朕,也是考虑良多啊!”    新野王当然听得出皇帝这是反讽。    但他还不得不为此挤出一些笑容出来。    “臣为陛下考量,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好一个天经地义!”    司马遹的眼睛眯了眯,周身开始释放出危险的气息出来了。    所谓之皇帝一怒,伏尸百万。    齐王死了之后,皇帝的威势愈发厚重起来了。    “朕问你,你为何要归国,真是为了朕?”    面对着皇帝的质问新野王咽了一口口水,回答道:“臣为社稷着想。”    “陛下。”    在这个时候,尚书令王衍却是站出来说话了。    寻常这个时候,都是**第一个说话的,但是**已经退下去了。    那现在朝中权势最大的,自然就是琅琊王氏了。    王戎做贯了缩头乌龟,是不会上去表态的,那么这个表态的人王衍自然就是最合适的了。    况且,王衍还是当今皇后的父亲,不论如何,都是最能说得上话的那个。    关键是,皇帝还得听一听他的话。    “尚书令有奏,但说无妨。”    王衍手持笏板,说道:“新野王所言不虚,宗王归国,乃是规制,一味拖延下去,也不能成事,不若让着急的人归国,那些不着急归国的,便留在洛阳,取中庸之道。”    取你祖宗的中庸之道。    在这个时候,司马遹就很想骂人了。    那些着急的人,当然就是心怀叵测之人了,他放这些人回去,无疑是放虎归山。    但将心中的怒火放下,平心而论,王衍说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司马遹想了半天,找不到反驳王衍的话,眼珠微转,将目光定格在宗王最前列的梁王司马彤身上了。    “梁王,你如何看?”    中书监梁王司马彤此时深知作为乌龟的生存之道,那便是不说话,是最好的。    但现如今看来,这个缩头乌龟,他是当不了了。    “启奏陛下,臣,老臣以为,以为...”    梁王支支吾吾,脑中也是飞速运转。    支支吾吾半天,就在司马遹脸上要露出不耐之色之后,梁王满头大汗,连忙说道:“老臣以为,宗王要归国,自然可以,但也不必急于一时,一切,一切以陛下为准。”    这当真是一副极度害怕惹怒皇帝的模样。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司马彤也算是把自己的一张老脸豁出去了,但是话说回来,害怕皇帝,这本身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不过,梁王的一番话,显然不能让皇帝满意。    司马遹阴沉着脸,这次是将目光定格在淮南王司马允身上了。    司马允暗暗叫苦,他这个门下省侍中,做得也不容易啊!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他站队。    但他站皇帝这一边,便会得罪一大票宗王。    但不站在皇帝这一边,他便是得罪了皇帝。    这两者孰轻孰重,就得看他自己的思量了。    思路片刻,司马允咬了咬牙,手持笏板上前一步,说道:“臣以为,陛下体恤宗亲,是故要欲延期,且先帝新丧,这可是规制之外的事情,不若为先帝守丧三年之后再归国,也不迟。”    司马允也是横。    他这个人,做事都是很彻底的。    既然选择了站在皇帝这一边,不妨站的彻底一点。    比起梁王司马彤,淮南王司马允的这番回答,司马遹无疑更加欣赏。    但这还不够。    司马遹继续转头,这次他将目光定格在赵王身上。    “赵王,你如何看?”    司马伦暗暗叫苦。    皇帝这是逼他站队啊!    要做给天下的宗王看。    呼~    司马伦深吸一口气,在这个时候,他当然分得清轻重。    “老臣以为,淮南王所言极是。”    好在他只是跟在淮南王身后说话,这个得罪,自然没有司马允那般深重了。    司马遹眼睛再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