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6章 我那个倔脾气的爹呦  (第2/3页)
眶。    “扛不住了,哭傻了”    “当了娘的人看不了这样的场景”    “一儿半女也没留下,就这么走了,老人疼掉心啊”    “一场战争,多少人家破人亡……”    “勿忘国耻,勿忘九一八!”    “……”    这一刻,屏幕中,朱家人面对传武的死讯,无不潸然泪下。    惟独父亲朱开山站在外围,板着脸,一如既往地冷静道:“把你娘扶起来,回屋去休息!”    说着,他转头看了家里的晚辈们一圈,道:“都别哭了,把眼泪收一收!”    “传武这是为国而死,为民捐躯,是我们老朱家的光荣!”    “搭灵堂,把宗谱拿来,我要为他树碑立传!”    ……    简陋的灵堂上什么也没有,除了白布,就只点了一圈的洋蜡。    传杰拿着一块毛巾,一点点擦去了传武脸上的血渍和泥垢。    朱开山则安安静静地坐在灵堂边,一言不发。    “爹,”这时,鲜儿走了进来,将传武在战场上用的那把大刀递给了朱开山,低声道,“这把刀,还给您。”    朱开山回过头去,怔然看着这把被鲜血染红的长刀。    半晌,他将刀接了过来,轻声道:“好。”    旋即转头对一旁的传杰道:“三儿,去把咱家的磨刀石拿来。”    传杰微微一怔,没有质疑,听命而去。    朱开山一个人守在灵堂中,摸着大刀的刀刃,忽然便红了眼眶。    “滴答、滴答……”    这一刻,这个一辈子不低头、一辈子不留泪的铁汉子,在儿子的灵堂里泪如雨下。    ……    《闯关东》的观众里有很多都是年长者。    这些人早已看惯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以为自己不会再为任何事流泪。    但终究还是没扛过这一幕。    很多观众从传武死开始,泪水一直就没断,这一刻更是直接哭得情难自已。    那个倔强的儿子,那个总惹父母生气的儿子,那个受尽委屈、却只会梗着脖子挨打的儿子,再也没有了。    明知道是假的,明知道这只是文艺作品,但这一刻,观众们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这一晚上,《闯关东》的热度不断攀升,关于这部剧的剧评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几乎屠戮了全网。    甚至,有很多从来不做剧评的文艺界巨擘都破例出山,动情地评价起了这部现象级的电视剧。    一位在国内享誉盛名的作家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写道:“《闯关东》讲的不光是一段历史,更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和气魄。”    “忠厚、善良、勤俭、热情、坚忍,胸怀博大,自强不息。”    “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闯关东的,这部剧让我感到很亲切。我一直特别关注这部戏,因为觉得很真实,也很震撼,这是一部关于民族的史诗。”    “我们的民族有着不屈的脊梁,有着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为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我们是这些英雄的后代,也应该继承他们的意志和精神,继往开来,不断奋斗。”    “只有真正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    一位文联的负责人也评论道:“这部戏没有什么主题先行,表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物命运。”    “朱家的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就像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一样,我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一直感觉我就是传武。”    “几位演员,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对于人物的性格和心理都把握得很准确,对家人的感情、对土地及民族的感情都表现得很真挚。”    “最后的传武之死深深地打动了我,演员将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他的身上承载了全剧最多的家国情怀,但却一点都没有让人觉得生硬。”    ……    一夜风云,早就已经红得发紫的《闯关东》这一刻更是彻底火成了现象级作品。    许臻这个不算很火的演员也在这一夜收获了顶级艺人的关注度,并得到了很多文艺界大佬的点名表扬。    这些人或许不知道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一个演员的演技,但他们却知道:传武打动他们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