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污名(367)  (第1/1页)
    老太监已经将最不能说的都说了,后面的事也没什么可隐瞒的了,便一一说了。    “……二皇子是前朝南疆献来的公主所生,许是怀疑他的生母是先帝所害,所以当初才会暗害太子,引得朝纲大乱。”老太监抬头看了一眼已经站不稳的端执肃,又磕了个头,道,“景王记着二皇子陷害您的仇,所以便不顾皇命,也暗中送了一杯毒酒去相国寺幽禁二皇子之所……”    “先帝大怒,将其幽禁在景王府,直到陛下回京……”    四周一片死寂,似乎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端执肃站在原地许久,才沙哑着声音开口道:“我……我知道了,下去吧。”    老太监忙起身下去了。    门被轻轻掩上,发出轻微的声音,端执肃才似乎如梦初醒,身体摇摇晃晃几下,才猛地按着胸口踉跄着坐在了椅子上。    宋冼脸色也有些难看,他迟疑着道:“陛下,那老太监之言……”    端执肃满目颓然之色,眸子盯着虚空,声音微颤:“我当时疯了吗?”    宋冼:“陛下……”    “我为什么不信他?”端执肃喃喃道,“我为什么不去找他?”    为什么眼睁睁看着他的身体被大火席卷,化为灰烬?    端执肃已觉得这七年来的边境之苦令他看破了世间痛苦冷暖,但是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原来这一生最令他痛苦的,竟然是悔恨。    爱恋怨恨可以随着世间流逝而一点点消失,而悔恨和愧疚却不会。    不信岁忘归令其挣扎数年惨死荒原的悔恨,宛如跗骨之蛆,无论他怎么挣扎,都会在他的余生萦绕不去。    端执肃就这样带着自己对自己的怨恨度过了余后三十四年。    临终前,他恍惚看见少年时的岁晏在所有人离他而去时,不顾一切地冲上前,认真对他说:“我自然是信殿下的。”    接着,眼前逐渐腾起层层雾气,将他的身影掩盖住。    再次有意识时,他跪在地上,不知今夕是何年,却疯了一样挣扎着喃喃道:“我要去找忘归……”    重来一世,花灯节上,灯火通明。    年轻的宋冼一把抓住他,嘴中焦急嚷着:“殿下!”    端执肃眼前一黑,彻底失去了意识。    前世的债今生来还,我还不起。    第135章 番外二    太和殿九九八十一层台阶之上, 数十个臣子跪在烈日炎炎之下,向皇帝请命。    宫人已经回来劝了无数回了, 但是那些个顽固的老臣就是不听劝,硬要跪死在这里请皇帝收回成命。    “本朝从无立男后之说,陛下登基时日不长, 若是真的在此时立了那……那男子为后,恐怕要落得臣民怨声载道!”    “还请陛下, 收回成命!”    自上朝端明崇告知群臣择日立岁晏为后时,这些老臣便在这里跪着了。    岁晏跟着端明崇从江南回到京城时, 已经盛夏了。    烈日炎炎,有几个上了年纪的, 身子已经在晃。    但是他们再次跪着请命半日, 端明崇竟然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愣是没有丝毫松口,连让人慰问都没有。    几个老臣要晒晕了。    而就在有人商量着要不要回去时, 太和殿的门突然开了。    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眼巴巴地看着门口,盼望着皇帝出来收回成命。    谁知道, 出来的竟然是岁安候。    作者有话要说:  岁晏手里抱着一个脸大的瓷碗,上面鲜红一片,似乎是一堆洗好的水果。    他好奇地走出来,看着台阶下跪得整齐的重臣,“呀”了一声,道:“这么热闹啊?”    臣子们对他爱理不理,恨不得戳瞎自己的眼睛。    岁晏却没个被人讨厌的自觉,他欢天喜地地唤着乐安给他拿来个软垫,铺在了台阶上,想了想怕晒,又让乐安在一旁为他撑着伞遮阳。    乐安是太子的人他早已知道了,要不然当时也不会故意带走乐安,让他随身监视自己。    他坐在台阶上,拿着木签戳葡萄吃,边吃边道:“太好了,我喜欢热闹,原本还以为这宫中会冷冷清清来着,没想到这么多人在这儿陪我玩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