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9章 217:内心划定三鼎甲人选  (第2/2页)
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作何评价了。    “金陵张良友。”    “好一个,张家三杰呐。    这胃口是要揽了我大唐这次科考前三甲啊。”李煜看着名字,其他连去看都不用看,就知道这个叫做张良友的考生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情况了。    这位看来也是礼部尚书张若风的子侄了,一次性三位子侄,一出手酒宴拿走三鼎甲,如此霸气,倒也配得上礼部尚书的职位了。    可是,李煜要给他吗?    这样前所未有的恩宠与荣耀,他究竟是赐予还是不赐予呢?    “看来什么时候,做选择都是一件难事啊!”李煜拿起笔来,在这位张良友的考生的考题之上,书写了一个三鼎甲之三。    最后,他继续翻阅起来,在三鼎甲的人选已经有了头绪,基本上出来的时候,他就看的十分的随意和享受了。    因为他现在既不用为了那些三鼎甲而去绞尽脑汁评价和比较,也不需要去考虑权重了。    他要做的只是看剩下的文章汲取其中的不足与教训,反省自我。    就如刚刚的《酒肉论》与《官,天下之贼也》,剩下的文章倒是没有多少出采的了,基本上与这些人的观点差不多。    要不就是官民对立,不可调和,要么就是官民一片和谐,和谐的让人有些不敢置信。    要不是李煜心里清楚,并非那些天生的皇子,恐怕真的就信了这种粉饰太平之意了。    这种东西太过虚假,李煜不是不喜欢看这类文章吹捧自己,吹捧自己的国度,但他希望的是这种吹捧来自真实,来自现实,没有丝毫虚假的成分蕴藏其中。    “三鼎甲还真的是张家这三位公子了?李煜在看完身下的文章后,发现真的没有其他比这三个更为独特的文章了。    无奈的,李煜将之前提名的那位三鼎甲给改了,改成了三鼎甲之三。”    如此到现在,这场科考的三鼎甲,李煜自己在心里已经完成了一个名单了。    三鼎甲之首,状元郎:金陵城张良墉。    他的文章,李煜看了名字叫做《官民之争》,很系统辩证的分析了官民的利益根本之争,用词犀利,问题拿捏得当,没有丝毫粉饰太平之意,但读来让人感觉世间也不是那么差。    这让李煜感到此人的才能也是极佳,对于这个状元,李煜点的是最痛快的了。    接下来,是三鼎甲之二,榜眼,金陵城张良友。    这个李煜也是觉得此人性格中庸,可堪一用,便打算给他个榜眼的名次。    最后是三鼎甲之三,探花,李煜是送给了金陵城的张良锋。    他之所以再决定再三后,打算还给金陵张家,一是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文章,其他的问题太多。    二吗,当然是因为他要将礼部尚书张若风推出来,让他站到朝堂文物百官的对立面,与他站到一起来。    对于李煜来说,这么一场科考的探花不是很重要,如果送出去,能让礼部尚书张若风在相当长的时间不敢生出站在自己对立面的心来,那他这个探花真的就是给的值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