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hapter 47  (第3/3页)
开始重新找工作。    正值春招关头,应届毕业生如过江之鲫,设计师助理冬青实在争不过他们,而她去应聘建筑设计师,又因为经验和时间太少被拒绝。    投了几天,她好不容易拿到了一个通过吧,工资又太低,除去在江城杂七杂八的开销,剩下来的所剩无几。    就在她考虑要不然再度北上寻找机会的时候,李晓光又给她打来了电话,问她愿不愿意,继续任教,带考研专项班的建筑史。    冬青随遇而安:“……可以。”也只有先这样了,能留在江城,离家近,工资尚可,日常工作量较小。    冬青恶补了一个月的中建史后,把两年前自己复习时的思维导图和网络上收集来的资料互相比对,再加以更新、归纳、总结。    虽然总部有提纲挈领的规定,但她还是喜欢用自己的方法,整理出自己的讲课思路。    三月,草长莺飞,万物生长,冬青正式开工。    考研班的学生多为大四建筑生,除了照本宣科讲大纲,冬青延续课堂的趣味性,搜罗出不少行业中的奇闻异事,满足象牙塔中学生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    此外,她自己也学到不少枯燥课本上没有讲的知识。    每天看着学生们朝气蓬勃、求知若渴的模样,她都会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即便早已毕业,也还得终身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五月,前两期基础班结课在即。    冬青应邀给他们分享了自己关于考研的心得看法,而事实上,这就是一节闲聊课。    有学生问考研参考课外书目,也有人她那么多奇怪的知识是从哪里知道的,冬青笑笑,说起培根的那句“读史使人明智”,其实很多知识在历史书中均有记载,养成习惯去思考,不同类目的书籍也能触通壁垒,恍然发现在这个庞大的世界观中,没有什么是孤立的。    说到这,她又顺带推荐了一波自己的公众号,以后有新的想法都在这里分享。    “小冬老师,你今年多大?感觉你没比我们大多少呢。”    “24了,刚毕业一年。”    “哦,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很一般的学校,但是考研不就是为了改变出身吗?你们加油!”    又有好事的学生问起八卦来,“小冬老师,你有男朋友吗?”    冬青笑了笑,“……有的。”    学生们嗡得炸成一锅,分分开始八卦,和温柔又博学的小冬老师在一起的人,得是什么样子。    冬青及时打断:“好了好了,别问了,咱们继续上课,不是要听故事吗?今天给你们串讲。”    她心里却在暗暗欣慰,何德何能,她能冠以“博学”二字,她只不过是多看了两本书,添油加醋地把只是讲成段子,娱乐这些孩子们,与真正的建筑历史学者比起来,她就是个野路子。    ……    卓艺设计进入暂时的休整期,筹备下一个季度招生计划。    冬青回到老家开始休息,继续做公众号,她最近开始试着用剪辑视频配以解说,做科普向的段视频节目上传至b站,粉丝又向上窜了近一万。    要知道,做人文科普向在当前泛娱乐化的社会,受众面还是相当受限,她已经很满足。    只是,她与陈嘉树日渐生疏了。    她早晨起床时,陈嘉树趁晚餐时间,对她问候一句早安,毕竟隔着山海难平,时空交错,两个人好好的聊一次天,似乎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    她合上笔记本电脑,趴在桌上,右手抵着下巴颏发呆,她在清闲下来的日子里总会不时想起他。    他在美帝的饮食吃的习惯吗?在学校和团队的同学们相处得怎么样?科研真的那么忙吗?除了学习,有什么趣味性的社交活动,譬如橄榄球比赛或者管弦乐团?    她脑海里有许多问号。    同时她也很想告诉他,她现在的状态也还好,甚至有些喜欢上了这种节奏简单朴素的生活。    ※※※※※※※※※※※※※※※※※※※※    前段时间总想着赶紧完结开下本,这两天又决定,像刚开始开文时一样,认认真真给冬青和陈嘉树一个美好的结局。这个半现实半童话的故事也算弥补我青春的遗憾,鼓励到每一个有缘读到这本书的人,给你们带来力量和温暖。    所以,我还是慢慢写吧,应该会写到20万的样子,鞠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