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节  (第2/2页)
这种缅怀。    印象深刻的是,有学者向那些受难者家属打听往事,在废墟小学遇见的一个母亲,年年到了这时候总要带一大包零食来,有人来问她就唏嘘不已,说担心自己家小胖子饿着。    没问出话来,只能说是功夫没到。    不一会儿来了新来的客人,大伟出来招呼。    上完菜又给一圈客人都加了汤,最后到了倪芝这桌。    大伟问倪芝,“美女,怎么样,我们老板告诉你了吧,不是我骗你,真没有红油抄手。”    倪芝勾唇笑,“是我记错了店。”    火锅热腾腾的气蒸得她面色微红。    倪芝看他拎着笨重的铜制大壶。    “你坐。”    大伟还有点犹豫,“不的了。”    倪芝看了眼自己对面,“我一个人吃火锅,你要不介意陪我聊两句。”    大伟听到这话就把铜壶放到了地下。    倪芝问得随意,“你们老板,是四川人么?”    大伟痛快,“当然了,我们正宗的四川火锅。”    “四川哪儿的?”    “好像是绵阳的吧。”    倪芝心里又咯噔一下。    她最近资料背的滚瓜烂熟,绵阳游仙区属于41个较重灾区之一。    倪芝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再看看营业执照是哪年的。    “你还蛮了解的嘛。”    大伟理所当然,“是啊,我都在这儿干三年了。”    倪芝奇怪,“上次来没看到你。”    “那是前俩月了吧,我回牡丹江了。”    他刚瞥见倪芝的蘸料,寡淡得很。    他忍不住自告奋勇,“美女,你这是重庆油碟的吃法,我们老板说了,四川火锅要配四川蘸料,我调的油碟嗷嗷好吃。”    倪芝先前心思不在这上,就只开了麻油罐随便丢了蒜泥进去。    见他跃跃欲试,倪芝伸了手把自己油碟推了过去。    桌子上的调料齐全。    大伟一手拿耗油一手拿醋一起往里倒,眉飞色舞地给她解释,“你看醋可以解辣去膻,耗油是提鲜味的。”    他又挖了一勺花生碎,“加花生碎口感最好了。”    最后挖了一勺香菜,问倪芝,“你吃香菜吗?”    得到倪芝回答他才放下去。    得意洋洋地推回给倪芝,“你尝尝。”    倪芝搅匀了,就用筷子蘸着在嘴里嘬了一口。    “好吃。”    倒不是违心,确实不错。    倪芝还刚想继续问他,就有新客人进来。    嬉嬉闹闹一行五六个人。    大伟又去忙乎,把一张四人桌同两人桌拼了起来。    经过了刚才的调油碟,大伟自觉已经跟她熟了,忙完就坐回倪芝对面。    倪芝继续刚才的问题,“你们店开了几年了?”    大伟想了想,“好像快十年了吧。”    他说完又觉得十年是个很久的岁月,叹了口气,“老板太佛了,从来不宣传,很多人都吐槽怎么连个招牌都没有。不然我们店生意这么好,早能开分店了。”    倪芝想了想陈烟桥那副模样。    上次见他还算勤快,店没开门时候一个人炒火锅底料,腿脚不好还一趟趟搬东西,甚至还要同送菜的老伯抢,但他身上不见什么商贩的气息。    倪芝接话,“今天你们门口新挂的牌子,是改名了?往文艺路线宣传也是个方法嘛。”    “不是,”大伟压低声音,还下意识回头看了看,“那是我们老板伤心事,每年这时候都要挂,不是改名。一挂挂个两三天,又收起来,所以……”    “唉,你千万别跟他提。”    倪芝识相地点头,“这么回事。”    如果说先前只是出于写论文的敏感,此刻她心里已经确定了五成以上。    四川绵阳,十年前开的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