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节  (第2/2页)
    跳下墙头准备回国子监时,遇见从马车里下来的林修意。    林修意见到小世子,不解道:“世子在寒府附近转悠什么呢?”    晋王世子将酒坛子塞给他,“给尚书大人送坛好酒。”    说完,摆摆手,没入黑夜。    风风火火的。    林修意笑笑,看酒筛子是用绿色丝绸包裹的,不禁疑惑,怎会用绿色装饰酒坛?    *    林修意回府后直接去了后罩房,找闺女谈心。    林修意:“我刚跟周凉打听完,闻晏的父亲与老祭酒是朋友,闻晏跟为父是一个辈分,按理儿,你要叫他一声师叔,你说,这婚事是不是差辈儿了?”    林宝绒坐在窗前,心不在焉,“林闻两家非亲非故,为何不能结亲?”    “你要叫他师叔,怎么就非亲非故了?”    林宝绒笑道:“父亲是不是把闻氏的族谱都打听了一遍?”    林修意双手交叠放在桌子上,“那倒没有,不过他的堂侄还是挺有前途的。”    林宝绒忍不住冷笑,不予置评。    林修意没察觉,“闻成彬在地方上干的不错,这次旱灾,他管辖的地方竟丰收了,陛下龙颜大悦,要把他调来京城,年纪轻轻,前途无量。”    林宝绒握盏的手越收越紧。    林修意继续道:“反观闻晏,一股子书生傲气,我行我素,不懂得察言观色,这样的人,难成大器!”    “爹,你对闻晏有偏见。”    “是啊,为父看不上他,你却要嫁给他,你是个白眼狼。”    林宝绒起身,走到他身后,为他揉捏肩膀,乖巧道:“女儿敢保证,日后,他一定会节节高升的。”    “嘁。”    林修意才不信,“就他那个性格,别说做天子近臣,就是国子监祭酒的职位,也轮不到他。”    翌日早朝,林修意被自己的话打了脸。    金銮殿内,御前大太监当堂宣读了圣旨。    老祭酒因年迈,致仕归乡,由闻晏继任祭酒一职。    林修意:“......”    *    秋去冬来霜降天,各府主母都在为家人准备棉衣,林府没有主母,这些事交由林宝绒来打理。    林宝绒让车夫将林衡的棉衣鞋袜装上马车,带着冬至去往国子监。    放行后,林宝绒先去了号舍看弟弟,随后捧着另外几身棉袍去往彝伦堂——祭酒处理公事的书房。    一名监丞看见来人,打趣闻晏:“祭酒大人的未婚妻子来了。”    闻晏撩他一眼,他挠挠头,笑着离开,还贴心地为两人带上门。    一对莫名其妙的未婚夫妇,在彝伦堂内大眼瞪小眼。    闻晏靠在椅背上,淡眸凝她,“有事?”    自从“订”下婚约,两人第一次见面。    林宝绒挪步过去,将棉袍整整齐齐放在书桌一角,摘下帷帽,贴心道:“天气寒凉,我来给你送两套过冬的衣裳。”    闻晏看着面料上乘的锦缎棉袍,抬手摸了下,一针一线透露着认真。    “你做的?”    林宝绒点点头。    闻晏:“伸手。”    林宝绒不明所以,伸出一双葱白小手,手背向上。    闻晏:“翻面。”    林宝绒翻手,手心朝上,右手指腹还红肿着。    闻晏瞥一眼,收回视线,“下次不要浪费时间,这些小事不该由你来做。”    林宝绒将手背在身手,倾身看他,“哦,那我该做什么?”    小姑娘忽然逼近,令闻晏不适,严肃道:“好好说话。”    林宝绒弯唇,“我送你棉裳,你该送我些什么?”    合计她是来要东西的,闻晏觉得好笑,也不亏了她,指了指牖台上的君子兰,“抱走吧。”    林宝绒走过去摆弄两下,“好啊,那我抱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