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节  (第2/2页)
酒。    林修意给老祭酒斟了一杯茶,“昨儿陛下还问学生,新到任的国子监官员中有无可塑之才,让学生多留意着点,不知老师可有举荐之人?”    老祭酒抿口茶,“这届新招募的博士很多,要说文武双全的,还数冉州来的闻淮之。”    听见熟悉的名字,林宝绒竖起耳朵。    林修意为难道:“吏部尚书周凉,曾多次在陛下面前提过此人,但陛下没有重用他的意思。”    闻晏于三年前离开京城,京城人才辈出,很快,皇帝就淡忘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林修意自然也没上过心。    老祭酒摇摇头,“这老夫就不清楚了。”    随后看向安静的林宝绒,问道:“还记得老夫吗?”    林修意笑着插话:“怎会不记得,宝绒的名字就是老师给取的啊。”    林宝绒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祭酒十分钦佩,她起身,板板正正行了一个晚辈礼,像极了拜师礼。    老祭酒打趣道:“你想拜师学艺啊?”    林宝绒如实道:“如有可能,晚辈也想来国子监读书。”    老祭酒当她在说笑,没往心里去,可随后三年里,这个青葱的小丫头时常出现在自己面前,为的就是来国子监就读。    “叩叩叩。”    有人敲响雅间的门。    来参加开笔礼的宋太师推开门,顾不上打招呼,扯起林修意,“老林,你还有闲心跟祭酒闲聊,宫里出大事了!”    林修意虎躯一振,“怎么了?”    哪个皇子逼宫了不成?    宋太师边走边说:“周凉把太子给打了。”    “......”    林修意趔趄一下,抽回手,扭头叮嘱林宝绒,“在这里等为父,别乱走。”    林宝绒陷入沉思,吏部尚书周凉二十有七,年纪轻轻,深得帝王器重,成为六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尚书。    印象里,周凉是个刚正不阿的人,性子直来直往,的确树了不少敌对,但他并非冒失之人,怎会与太子大打出手?    倏然,林宝绒想起一件事,上一世,周凉因得罪了闻成彬,被闻成彬设计陷害,沦陷在东宫......    *    太子受伤,众朝臣相继前去东宫探望,对比之下,周凉的府邸门可罗雀。    撇去君臣身份不谈,周凉出手在先,的确不占理儿。    林宝绒从晌午等到夕阳,也没等来父亲,她百无聊赖,想去看看弟弟,又不认识路,最终在他人的指点下,来到学舍,恰好遇见从里面走出来的闻晏。    闻晏睨她一眼。    绕行。    林宝绒追过去,“恩公要去哪里?”    闻晏脚步未停,“别一口一个恩公,闻某受不起。”    林宝绒追得上气不接下气,他人高腿长,举步生风,怎是她一个小女子能撵得上的。    有些来气,林宝绒“哼唧”一声蹲在地上。    闻晏回眸,看她蹲着揉脚踝,略一蹙眉,这是崴脚还是碰瓷啊。    金乌西坠,仅剩的那点晚霞映在她身上,她抬起头,委屈巴巴道:“我好累啊,能送我回府吗?”    作者有话要说:  周凉:喂,闻晏,听说你是男主?    闻晏:没兴趣。    周凉:呵呵。    闻晏:你想当?    周凉:说人话。    闻晏:呵!    【周凉是个重要人物,下章出来冒个泡】    第6章 续缘    马车载着一对男女行驶在东街上,林宝绒美滋滋坐在车厢里,挑着帘子偷看驾车的男子。    有种得逞的窃喜。    闻晏似背后长了眼睛,淡淡道:“坐回去。”    林宝绒依言,撂下帘子,问道:“为何要来东街?”    她住在西街附近。    怕她多想,闻晏解释道:“先去趟周府,我再送你回去。”    周府啊。    林宝绒了然,闻晏和周凉都是冉州人氏,或许私下里早就认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