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3节  (第2/3页)
自夸的嫌疑,但,我是一名很厉害的蛊师。”    “……有多厉害?”方笙小声问道。    “厉害到,他们连让我碰触一下土地都不敢。”白滇指了指脚下。    方笙这才发现,他们所在的石室竟然是挖空了一整块山石才造就的,四壁与墙面毫无缝隙,而屋内的光线均是从头顶的几个小孔处透下,有淡淡的怪味在屋内弥漫。    她知道,这是驱虫药的味道。    单看这个布置,都可以用“如临大敌”来形容了。    “我的蛊虫被他们收走了,他们也不敢让其他蛊师与我接触,”白滇解释道,“这也是他们放心的把你关进这里的原因之一,毕竟罕见的中原人也算是高档的祭品了,可不能出意外。”    祭品。    这简单的两个字刺痛了方笙的心。    在来这的路上,虽然她听不太懂南疆话,但也大概理解了自己的处境——他们要拿她去喂什么东西,而且迫不及待。    这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在中原,她也不少受过冷言冷语,可看在救过命的份上,不少人都会尊称她一声“方笙仙子”,就连对她不停捡人救治这事感到头疼的师父,也没有为此严词厉色过。    但这里的人不同。    方笙清楚,这些穿着不同的衣服,说着不同的语言,还有着与中原截然不同风俗的家伙……是真的会杀了她。    “后悔了?”白滇饶有兴致的看着她,“知道后悔的话,以后就别犯这种错了。”    少年的语气很平静,平静到毫无讥讽和嘲弄的意味,方笙不解的看向他,却见后者靠在墙上,凝视着头顶的透气孔,淡淡说道:“能生在更宽和的地方,是一种福气,不是罪过。”    方笙觉得,这名叫做“白滇”的少年,很是特别。    照他的话来说,自己已经大祸临头,却从不为小命担忧,仿佛近在眼前的威胁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方笙是在被捉的第三天被允许走出石室的。    那群奇怪的家伙好像并不放心她与白滇久待,在不敢让后者出石室一步的情况下,只能尽量减少二人之间的接触。    当然,离开石室并不意味着自由,她被投到了一个更大的囚室,在那里见到了其他的“祭品”。    比起白滇,他们显然更加忧心忡忡。    在极端的恐惧中,人的种种劣根性就会显露在光天白日之下,或许是知道自己没几天好活了,这群南疆人行事越发偏激起来。    方笙每一次被放回石室,都会伤痕累累。    而白滇每回都会笑眯眯的蹲到她面前,饶有兴致的点评她一天的遭遇,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计策,仿佛真的亲眼所见一般。    他的方法很好用,每次方笙依言行事,就会少受很多苦。    而不知何时,白滇说官话时已没了南疆口音。    渐渐的,她对这名年纪比自己要小的少年产生了一种奇怪的依赖感,把他当做了这段监牢生涯的主心骨,即便再糟再难,看到他好好的待在石室里,就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安心感。    哪怕她很清楚,白滇有很多秘密。    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抓进来的“祭品”越来越多,整个营地的气氛也在悄然改变着。看守们变得情绪高涨,以往动辄拿囚犯撒气,现在却生怕碰破他们的油皮,难以下咽的牢饭也变得可口起来,几名消瘦的“祭品”甚至每日都吃上了肉。    然而,没有人为此感到高兴。    种种改变不过是昭示着他们离死亡又近了一步。    在某个下着蒙蒙细雨的清晨,石室大门被人粗暴的打开,他们用绳子捆住了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