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0节  (第2/3页)
抓到了衣角,生怕沾染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又道:“快,把东西卸了,大爷我还赶着去下一个村子呢。”    老村长已经崩不住了,他不顾身后年轻人的搀扶,直接跪了下来:“官爷,求求你了,多给一点吧,多给一点吧!”    几个孟蒲的年轻人见状,都不知所措地呆立于原地,似乎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    官吏不耐烦了。    他用脚尖踢了踢老村长:“老头,我实话告诉你吧,再多是不可能的。    “你们这些泥腿子是不知道,去年旱情一出,受灾最重的辽州那边,整整一个州府,也就请求了六千石赈粮。圣上核实之后,下拨了三千石,辽州各地官吏也没有怨言。    “锦州这边受灾肯定不如辽州严重,而你们村子之前谎报灾情,一开口就要三百石,已经让大人受了长官的责怪。    “如今大人不计前嫌,还愿意让我把东西送来,你们就偷着乐吧!    “你也别嫌少,这世道那个年头不死上几个人啊?你这样的老不死要是真有心,就该早点去了,省得浪费口粮。”    说完这番话,他用下巴对着村长身后几个年轻人:“快点吧,你们再拖延下去,老子就带着人走了。”    孟蒲村的村长似乎受到了大打击,已经瘫倒在地不说话了。    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光是抑制内心的愤怒就已经花掉了他们所有的力气。    拉着霉粮的黄牛叫了几声,似在催魂,明明还是清风稍凉的春日里,几个年轻人额上沁已经出现了汗珠。    官吏背过身,边向自己的坐骑走过去,边在名册薄上涂涂画画。    一开始跳出来质疑粮食不足的年轻人突然血气上涌,眼疾手快捡了旁边一块石头,狠狠往他后脑勺上砸过去。    鲜血迸溅,洒了他满头满脸。    后来的史书记载这场起于盛朝末期,差点打进皇城的孟蒲之乱,只说最开始这个的燥热午后,送粮的十八员官吏尽数殒命,却没提起普通百姓死了多少个。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锌锐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1章    后来的史学家分析,孟蒲之乱在初期,有太多可以遏制的办法——发起动乱的百姓求的不过是温饱,官府有太多手段可以暂时满足他们的需求。    可是在这个时期,盛朝已经走到一个极度**的阶段。    当地的官员欺压百姓惯了,根本不想妥协。    为了政绩,他们压下了上报的折子,并开始集结武力,试图镇压。    原本百试百灵的法子在这群已经断粮的人面前,再也没有了预计中的效果。等官员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送信往京师求援之时,随着折子一起抵达京师的,还有数以万计的饥民。    京师守备官在香盈楼被属下喊醒时,还发了一通起床气,狠狠摔了一个冰瓷酒杯。    瓷杯在柔软的毛毯上打了一个转儿,忽悠悠转了许久,停了。    等听清属下口中急报,守备官吓得一个激灵,抓起衣服就往外跑,途中却恰好踩上那毯上的酒杯,狠狠撞上了门槛,磕碎了两颗门牙。    不过这种时候,飙升的肾上腺素已经使他忘记了疼痛,他很快爬了起来,重新出发。    可惜的是,饥民终究是饥民,在京中反应过来,集结强军镇压之后,动乱很快便平息了下来。    五天后的庆功宴上,失了门牙的守备官因公光荣负伤,官升一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