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笑傲]逍遥游记_第98章  (第1/3页)
    找茬的来的匆忙,去的也匆忙,“恒山派百年来未有过男掌门”的大旗尚未展开,便已偃旗息鼓,夹着尾巴逃跑了。至于被蓝凤凰忽悠着上见性峰观礼的旁门左道,皆是喝酒吃肉之徒,哪能安排在大院里,只好送去了山脚下的恒山别院,叮嘱他们安分守己,莫惹出了什么事端。    恒山派即是佛门,招待来客的也是素斋,素斋之后,李慕白本想着下山去找某人“慰问慰问”,哪知又被方证拦住了手脚。    方证道:“李掌门,老衲和冲虚道兄二人有几句话,想和掌门人商议。”    啧啧,李慕白恋恋不舍地往山下望了眼,却也答应了,想来必是为五岳剑派合并之事。当下吩咐了仪和、仪清等弟子分别招待宾客,才向方证、冲虚二人道:“见性峰山后,磁窑口关侧有一座山,叫作翠屏山,峭壁如镜。山上有座悬空寺,是恒山的胜景。二位前辈若有雅兴,让晚辈作向导一游如何?”    冲虚道人摸了把胡子,喜道:“久闻翠屏山悬空寺建于北魏年间,于松不能生、猿不能攀之处,大发人力,凭空建寺。那是天下奇景,贫道仰慕已久,正欲一开眼界。”    李慕白引着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下见性峰,过磁窑口关,来到翠屏山下。    方证与冲虚仰头而望,见飞阁二座,耸立峰顶,宛似仙人楼阁,现于云端。    方证叹道:“造此楼阁之人当真妙想天开,果然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许是李慕白想多了,总觉得方证一语双关,不得不留心思。    三人缓步登山,来到悬空寺中。那悬空寺共有楼阁二座,皆是三层高楼,凌虚数十丈,相距数十步,两楼之间,联以飞桥。    走过第一座楼阁,蓦然想起当初那晚,东方找过来,就在此处做了些脸红心跳的事情,如此一想便觉胸中血气翻涌,若不是云雾缭绕,方证与冲虚二人早已见着了李慕白脸上诡异的粉红。只觉是在山上呆久了,又或许是练功生热,自己哪有那么想她,哼!    寺中还有一老婆婆看守打扫,见到李慕白等三人到来,瞠目以视,尤其是对着李慕白,全没有好脸色,既不招呼,也不行礼。    之前在悬空寺养伤的时候便见过,知道这老婆婆又聋又哑,什么事也不懂,偶有一次看见老婆婆对着仪琳小尼姑的身影目光慈爱,也不知是不是看错了,只一瞬又恢复如常。不知此人来历,心中觉得似乎忽视了什么而不察,当下也不理睬,和方证、冲虚来到飞桥之上。    飞桥阔仅数尺,若是常人登临,放眼四周皆空,足底生云,有如身处在天上,自然不免身心大骇,手足如废,但三人皆是一等一的高手,临此胜境,胸襟舒畅。    方证和冲虚向北望去,于缥缈烟云之中,形势极是雄峻。方证说道:“古人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的形势,确是如此。”    冲虚眯着眼望着方证如此感概,不禁感叹:“北宋年间杨老令公扼守三关,镇兵在这儿,这原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始见悬空寺,觉得鬼斧神工,惊诧古人的毅力,但看到这五百里开凿的山道,悬空寺又渺不足道了。”    “哦?这整条山道是人工开凿的?”李慕白坐看二人话头将引向何处,只随意开口问道。    冲虚道:“史书记载,魏道武帝天兴元年克燕,带领士兵自中山归平城,招募士卒数万人开凿恒岭,通直道五百余里,磁窑口便是这直道的北端。”    方证接过话头:“所谓直道五百余里,当然大多数是天生的。北魏皇帝发数万兵卒,只是将其间阻道的山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