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节  (第2/2页)
大臣,却是无一人敢出言提醒,或者上前去帮他收拾。    皇帝面上肌肉抽动,面色铁青。    若说惊是有,却哪里有半点喜色?    他醒了,他竟然醒了?    那之前重伤昏迷,很可能再也醒不来是怎么回事?    是所有的太医骗了他,还是他骗了他?    皇帝多疑,心思深。    想的格外多,怀疑的也格外多。    皇帝面色难看。    大臣们却只作不见,或者是低着头真的没看见。    杨首辅则是激动的老泪横流。    他很没有眼色的哽咽道:“这是天佑我大周!陛下,请陛下以天下计,立二皇子殿下为储君,稳固我大周的江山社稷。”    皇帝:......    他的嘴抖了好半天,才从牙缝里迸出了几个字,道:“此事不急,待朕,待朕去探望过二皇子,再作决议。”    他说完只觉得胸中一痛,一股腥甜就直冒上来。    他坐在龙椅上用手撑着桌面,不让那口血吐出来,也不让自己倒下。    他当然不能倒下。    若是他再倒下,怕是这位置就要再也坐不回来了!    “陛下!”    他身后的德庆最为了解他,自是看出了他的不对劲,忙低声道,“陛下,是不是要先去召见太医问问二皇子殿下的情况?”    皇帝吞回了喉中的那口血,冲着身后的德庆微举了举手,就对下面的大臣们道:“诸卿,你们且先退下吧,其他的事都待朕先见过太医问明二皇子的情况再议吧,还请诸卿各司己职,不要辜负朕对你们的信任。”    众臣莫名其妙。    大家就是在说着二皇子殿下的身体状况,您要召见太医问情况,为何要赶我们走啊?    不过杨首辅看出了皇帝不耐烦,想打发他们走的心思。    走就走吧。    见好就收。    他们也不能真今天就要皇帝立即颁下立储诏书。    杨首辅便道:“那臣等就先行告退,也还请陛下多保重龙体。”    说完就慢慢起身,再慢慢的退下了。    杨首辅走了,其他人便也就陆续告退跟着走了。    内阁次辅温时正也受了惊。    本来二皇子受重伤就快要死,岑家倒台,眼看着他们温家就要拨开乌云见天日,谁知道事情突然又急转而下了。    这几日温时正这把老骨头差点没撑住。    他倒是想留下来跟皇帝谈谈“心事”......往日里皇帝是最爱找他“谈心”的,可奈何他慢腾腾的磨了半天,皇帝连头都没抬一下,他无奈,便也只能憋了一肚子的血退下了。    *****    杨首辅走得慢,出了宫众人陆续拱手告辞,唯有郑阁老留了下来。    空荡荡的广场上只剩下了他们两人。    郑阁老道:“杨大人,您看陛下这是何意啊?”    他还是不太敢相信皇帝竟然,好像,是不盼着二皇子醒的?    这事有点不太对啊。    杨首辅看了郑阁老一眼,道:“不知道郑大人可看到了今早兵部那边收到的奏折?”    郑阁老无语。    这不是欺负人吗?    今早兵部才收到的奏折,应该还没拿到内阁众议,他当然还没看到。    杨首辅也并没有卖关子,他看着他道,“兵部今日一早就收到了云南督府的奏折,说是云南各族突然要求朝廷免征他们的赋税,同时他们还查到这些异族和邻国有勾结,就是在云南作乱十几年的山匪都和好几个异族有牵连,云南督府都督林树啓十分恼怒,他想要朝廷出兵剿灭山匪,同时震慑各族......郑大人觉得,若是陛下看到此奏折会是何反应?”    郑阁老皱眉。    云南督府都督林树啓的夫人是岑太后嫡亲的妹妹。    这么一个奏折......    皇帝虽算勤勉,但却真的不善战事,以往对这种事情的处理一向是大臣中,谁说的好像有理,他又愿意相信谁,那他就用谁的建议。    而云南的事以往一向都是岑家人拿主意。    那边的情况最清楚的也是岑家人。    皇帝根本是岑家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可现在皇帝要办岑家。    而林树啓写这封奏折的时候怕是还不知道京中变天了,但彼时不知道,现在也应该知道了。    这个时候,若皇帝收到这个奏折,怕是稍微处理不慎,就会引起云南大乱。    西北战乱刚平。    他们大周经不起更多的战乱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