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节  (第2/3页)
不住的,孟径庭索性也不含糊,事无巨细原原本本的讲述了。    回来的路上他已经想明白:    自己历史不清,如今又被逼着走清官路子,外头黑白两道的民间、官府算是都得罪了个干净,不知多少人等着落井下石,指望他们帮忙?想都甭想!    唯独这位定国公,虽在手里攥着他的小辫子,可到底还是保了一把不是吗?    只要自己还有点儿用,难不成他还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找根绳子上吊?    庞牧一听,果然没急着骂人,反而仔仔细细又问了遍,思索片刻,还专门请了廖无言来,又叫孟径庭去将能找到的有关薛家庄的卷宗、文书尽数搬来。    “走,先去审审!”他倒要瞧瞧这薛家庄是个什么来历,以至于如此无法无天。    见他这般行事,三言两语间安排的井井有条,孟径庭登时就跟黑夜中迷途的游子找到亲娘似的有了主心骨,忙哽咽着去了。    有救了!    中午晏骄过来送饭,听说几位大人在里头议事,便将食盒递给门口守卫,“那行,我不进去打扰了,劳烦你转告大家,今儿吃面,得趁热快吃,不然该坨了。另一个小盒子里是甜品,红枣核桃,补脑益气,只是别吃多了,太甜。”    如今他们平安县衙也算家有考生,晏骄怀揣一颗老母亲的送考心,最近做这类益气补脑补血的东西就比较多。    守卫点头应了,晏骄也不多做停留,转身离去。    谁知她刚走到半道,守卫又跑来喊人,“晏姑娘留步,大人请您进去呢。”    “叫我?”晏骄伸手指了指自己,忽然眼前一亮,“哪儿死人了?”    守卫一噎,就没见过听说死人这么积极的。    他啼笑皆非道:“还没呢,具体做什么属下也不知,您还是自己进去问吧。那我这就给您叫饭去。”    晏骄笑着道谢,推门一看,呵,孟径庭也在!    庞牧和廖无言已经在非常熟练的拉开架势拌面了,他立在一旁显得就有些呆:    这定国公和廖侯爷也忒朴实了!哪儿有捧着大海碗一边吃面一边说案子的!这,这不像话啊!    而且活人祭祀啊,何其令人发指,你们真能吃得下……    晏骄问了好,又对孟径庭笑,“孟大人也没吃吧?没想到您也在,稍等哈,马上就来。”    孟径庭干笑:“……哎,您费心。”    这到底是在谁家?    庞牧麻利的将另一个碗里用鸡丁、各色菌丁炒制的面酱拌入碗中,让那些面条都均匀的染上红棕油亮的诱人色彩,又夹了点儿胡瓜丝,熟门熟路推给晏骄,“你跟廖先生体弱,不耐饿,你们先吃。”    晏骄瞅了瞅那脑袋大的一碗,摇头表示拒绝,“这是给你盛的,我两顿也吃不完啊。”    庞牧又往她眼前推了推,直接塞筷子,“你先吃,吃不完剩下给我。”    孟径庭:“……”要不要这么节俭?    他忍不住顺着想了下,若是自家夫人吃剩的给他……不行,不敢想,想起来就头疼。    人都这么说了,晏骄也不继续推辞,果然嘶溜溜吃面,又问庞牧,“你们说正事儿,又没死人,喊我来干嘛?”    “只怕不是没死人,而是死了咱们不知道。”庞牧顺手替她把落到眼前的碎发拨到耳后,三言两语将祭河的事儿说了。    “活祭?!”晏骄大吃一惊,筷子都掉了,“我以为这种事早就绝了!”    一般这么残忍的事情大多发生在极其落后的封建时代,可眼见着大禄朝的发展程度跟宋明差不多,怎么还有?    廖无言擦了擦嘴,“我记得前朝野史中有过记载,在西边曾有过一个与世隔绝的镇子,那里就曾盛行过活人祭祀。只是后来被人揭发出来,因过于残忍而被剿灭。那里的人也大多姓薛,只是不知如今的薛家庄是否就是当年残存的余孽。”    他无愧活文献的称号,哪怕前朝未曾正式发行过的野史都有涉猎,而且还记得这样清楚。    孟径庭恨不得立刻就把这个案子破了,当即用力点头,“依下官愚见,天下哪儿有这么巧的事?前朝叫他们跑了,本朝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