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节  (第1/2页)
    而现在是人家不但堵了退路,还表明自己夜要上场的。    皇帝心里噎得不行。    好歹是位公主,他不好让一群奴才下人跟公主蹴鞠,不然真要失了礼仪。    炎国明显是有备而来,大邺别说女子从未蹴过鞠,就是男子蹴鞠这几年也少了。    这若是在两国人面前输了,还输得十分难看,大邺朝怕是丢脸丢到天上去了。    为此,皇帝可不得发愁么。    招了几位大臣商量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顾家大老爷闻得此事,心里却是动了动。    自太爷故去后,府里在军中渐渐没了实权,朝上也说不上话,不得重用久已,如今已然成了个普通勋贵人家,若再过得几代,没有皇恩,爵位代代削减下去,明德侯府恐怕要没了。    大老爷没多少本事,但远忧倒还有些。    他想着若是这次替圣上解决了这个难题,说不得就会被再重用。    让侯爵官员家的闺秀小姐去蹴鞠,这话皇帝还真不好开口。    特别是这些年来闺阁礼教日益森严,那些太太夫人人不见得院子让自家姑娘抛头露面玩那粗鲁玩意。    皇上特地开口,反显得尴尬。    大老爷想替圣上分忧,就自然要打头阵,做个表率出来。    先想到的是自家未嫁的嫡女,可再一想就知道女儿不是个适合人选。    一个是性子太娴静端庄了,二个是已经定了亲,不说亲家同不同意,大太太是一定不会同意的。    顾青锦不行,大老爷第二个想到的就是顾青瓷,越想眼神就越亮,很觉得可行。    后宫里有一位先帝的太妃,是明德侯府出去的姑娘,大老爷忘后宫送了封信,太妃看过之后,当天就去见了皇后,二人说了有约莫一个时辰的话,出来后,太妃脸上是带着笑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事情已经说到贵人跟前去了,就必定要办妥当才行。    不然不说立功,却反是得罪皇上。    顾家吃不起罪。    所以大老爷直接找来了李成则,把原委给他略说了一遍。    李成则听明白了,沉吟半晌,心里也有底了,这事怕是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不答应,整个顾府就要在皇帝那里吃落挂,到时,即使不关顾青瓷的事,这罪怕都要顾青瓷来担。    他家那个傻姑娘,以后回顾府焉还能得一个好脸色。    整个二房也要被带累。    李成则心中冷笑,这不是跟他商量,这分明是做了决定后再来通知自己一声。    若真商量,就不该早早把这事禀到皇后那里。    还是没把自己放在眼中,不然……    李成则敛了敛眉,继而面上依旧挂着笑。    既然利用了他们,他也不是什么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人。    正好,奉太书院的推荐信却很要劳烦这位大伯了。    ……    李成则打开大老爷的名帖和推荐信扫了一遍,嗤笑一声。    倒是省了他许多麻烦。    第60章    手里有了荐帖, 李成则回头自找了时间,去了一趟奉太书院。    明德侯府这些年虽不受重用,在朝堂上也说不上多少话, 但到底是老牌勋贵人家, 有些人脉。大老爷手里的关系就是老侯爷当年留下的。    果然名帖和书信递过去后,没几日, 李成则进书院这事就板上钉钉了。    李成则并不意外。    学业上的事情定下后, 李成则又去见了李保德,同他谈了半日话。    先把将西瓜的事说了。    这事他之前就想过,地上的事让李保德管着最适合,李家田产不多, 弄好了西瓜地算是替家庭增收, 之前李家为了李成则的婚事就伤了元气, 生活水平骤降一节。    李成则手里有钱后, 原本是打算去再买百亩田, 将当初李家卖的那个口子给补上, 只是无奈京城周边的水田并不好买,一直没寻着机会, 就暂时搁下了。    一个家中的经济情况好起来能减少十之八九的矛盾不是假话。    而李保德,乍然听了□□地能种东西的事,实在喜不自禁。来来回回仔细问了, 得知是个新种水果, 目前就自家自家种了, 恨不得立刻去乡下看看才好。    要知道这之前, 李成则可是一星半点都没透露过。    李成则对李保德观感挺好的,他这位父亲性格有些温吞,做事很不紧不慢,脾气却好。虽没有很大野心本事,但守住家业不成问题。    李家田产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他打理的,从没出过什么大问题。    如今把种西瓜交他,李保德怕是会三五不时就往乡下去一趟。    这事说完,李成则又将他即将去奉太书院上学的事一并讲了。    且他玩了个心眼,言辞里把他之所以能进奉太书院的原因都归在了顾青瓷头上。    “也是多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