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节  (第2/2页)
门里奔了出来,宣布了一个消息。    节度使在实地考察地形过后, 认为不必一定要将这里的住民全部迁空。他计划于谷口外选址,建造塞檄,筑起外城,派驻军队,设屯戍守卫。    土人们惊讶,继而欣喜若狂,四周相继爆发出了阵阵欢呼之声。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里,人们看到那节度使从门里走了出来,他的身旁,老首领靠坐在一张椅上,亦被人抬出。    一阵骚动。人们全都拥了上去,个个喜笑颜开。    谢长庚抬起双臂,压了压腕。    周围慢慢安静了下来。    他面向着投向自己的无数道目光,说道:“谢某奉朝廷之命来此任节度使,忽忽已是四载有余。赖民众厚爱,将士效力,方将北寇攘于幕北。然北寇觊觎我河西良地,野心由来已久,不死不绝。尔等在此累世长居,譬如地主,谢某来此之初,便知若无尔等相助,必孤掌难鸣。今心愿终于得偿,蒙老首领开明,慷慨援手,愿全力助我攘寇。谢某感佩之余,亦知故土难迁,与首领商议过后,做出方才决定,拟于谷口筑城,建成之后,便派军队戍守。军士除我河西将士,亦盼尔等志愿之人,踊跃加入,共御外敌,以保我父母长乐,妻子平安!”    他官服威严,身姿挺拔,目光炯炯,言语短促而有力,众人本就对他心怀感激,此刻更是深受感染,热血沸腾,纷纷朝他跪拜。那些精壮的土人男子,更是摩拳擦掌,争表要加入军队,效命于节度使。    谢长庚俯身,与老首领耳语了几句。    老首领点头。他站直身体,微笑道:“从今往后,我河西边地,又将多出一座戍城。名字,方才我与首领也已议好,便叫武安戍。以武定安,家国永驻!”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欢呼之声,再次响彻在了马河谷中。    当晚,土人烹牛杀羊,设宴款待谢长庚一行,宾主尽欢。宴毕,谢长庚告辞,并约定于节度使府设宴,邀他们入城议事的日子。    老首领不顾身体虚弱,再次叫人将自己抬出,亲自送他。    谢长庚再三地辞谢。    “首领身体要紧,不必送我。请首领放心,今日议定之事,必不会变!”    老首领感慨万千。    “夫人如此仗义,节度使又岂是言而无信之人?从前是我们误会了节度使,屡次拂逆好意,与你为敌,节度使不但既往不咎,处处为我族人考虑,还要因我这不相干之人,令夫人以身涉险,受累至此地步。感念万分,无以表谢,我愿与节度使歃血为盟,以表心志。只要节度使在此一日,我死了,我的儿孙,亦将承袭!”    早有人设好神坛。盟誓完毕,谢长庚带着随从出谷。    路上,部下兴高采烈。刘安说道:“将土人迁出,不但耗银,日后安顿生计,也不是小事,处置不好,便又滋生事端。还是大人的这个法子最为稳妥,不但省力,还能鼓动土人投军参战,可谓一举两得。”    众人附议。谢长庚却一言不发,面上亦无多少喜色,行至岔道口时,忽停马,眺望远处,说:“我还有事,你们各自归位,明日起,立刻着手筑城备军之事。”    他吩咐完,调转马头,上了那条通往北山马场方向的岔道,疾驰而去。    他到达已经很晚,负责守卫的侍卫梁团将侍女唤了出来。    谢长庚问熙儿这几日的饮食起居。侍女一一道来。    “照翁主走之前的交代,小公子每晚戌时歇息,这会儿已经睡了。”    谢长庚在庭院里站了片刻,入内,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他坐在床前椅上,就着一盏孤火,望着对面床上那闭目沉沉而眠的孩子,神色渐渐地放松了下来。    耳畔寂静如水,夜色越来越深。多日没有休息好,此刻,他感到无尽的倦意,仿佛从灯火照不到的黑暗深处,朝着自己袭来。就这样靠坐在椅中,头后仰着,慢慢阖上了眼睛。    也不知睡了多久,突然之间,他打了个激灵,猛地睁开那双布着血丝的眼,看见自己的面前,床前地上,站着一个小小的人影。    那孩子不知何时醒了,竟从床上爬了下来,身穿睡衣,赤着一双小脚,站在冰冷的地上,正朝自己伸过来一只手,仿佛被他的反应吓住了,手一下停住,人定在那里。    “谢大人……我醒来,看你睡过去了,怕你冷,想叫你睡到我的床上去……”    熙儿慢慢地收回手,小声地说。    谢长庚一愣,反应了过来,立刻站了起来,将那孩子从地上一把抱了起来,手掌揉了揉他的脚底,将他放回在了被窝里。    “我没事。你不要冻着了。”他哑着声说,抬手,揉了揉孩子的小脑袋。    “是我吵醒你了吗?”    熙儿摇了摇头:“我醒了过来,就看见大人你坐在这里睡着了……”    “你要是累了,就睡在我的边上好了。”    孩子很大方地往床的里侧挪了一下。    谢长庚迟疑了下,终于还是脱了外衣,慢慢地躺了下去。    孩子体贴地替他盖被,口中说:“娘亲说大人你要保护很多人。大人你盖好被子,不能冻坏了,万一生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