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6节  (第1/2页)
    没听见自家的墙角不甘心还是怎么的?    第二天,红姐又来了,林雨桐就笑。    “昨儿红姐说的话,我一直就没懂。”林雨桐笑道,“你们家苏杭也真是的,闹了我们一个大红脸。”    红姐就哈哈大笑,“这有什么,饮食男女,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林雨桐可不想跟她讨论这么私密的事,就转移了话题,“周围这村里都有什么卖的,你告诉我,我再买东西也方便些。”    “菜肉粮食,都有。在咱们研究所门口,都快成了小集市了。挎着篮子卖鸡蛋的,背着篓子买菜的,都有。早上去买,肯定新鲜。不用每次都去赶集。”红姐顺势就转移了话题。    两人说了一会子闲话,红姐就跟林雨桐借压力锅用,“这玩意省时间多了。我拿过去用用。”    林雨桐直接就给了。这玩意沉手的很,得两个手拿。    反正自家也不爱用这个。要是家里没有外人,完全可以把空间里的高压锅拿出来用一用。用完再收回去。关键是市场上如今没有这么先进的玩意。要不然拿出来也没什么。    可这自打压力锅借出去以后,上门借的人就多了起来。就连做个米饭,熬个豆子粥,也都不愿意在火上慢慢的熬了。一顿饭的时间,好几家等着用。    东家用完,赶紧把锅腾出来给西家用。    做饭的时候,经常听到一家催一家,问还要用多长时间。    没人在乎这锅是谁家的一样。    自打搬到这里,四爷就请云师傅过来跟自己一家一起吃饭。云师傅还真是印臻的老师和养父。    十岁以后的日子,大多数是跟着云师傅混吃混喝的。    云师傅一直是一个人,肯定是寂寞的。    但这人又是在是清高有骨气,说什么都不过来。    每顿饭做好,林雨桐都先盛出来一份,叫四爷给云师傅送去。顿顿如此以后,云师傅也就不去食堂吃了。    不过是每天帮着四爷和林雨桐接孩子。然后等孩子吃完饭了,就叫孩子过去,教孩子俄语英语和德语。    他是出过国的,讲起国外的人文地貌,风景习俗,比起四爷和林雨桐可是好上不少。    “我曾经在苏联待过三年,后来,又去了欧洲,在欧洲转了三年,差不多的国家都去过了。”云师傅是这么跟孩子们说的。    四爷也不干涉云师傅对孩子们教育,他跟林雨桐商量,“每天晚上,都叫孩子们过去。我亲自送过去。云师傅是在外面见过世面的人。这样的先生不好找。”    他这是把云师傅当成孩子们的私塾先生在用了。    林雨桐也慎重起来,光是一日三餐还不行,到了换季的时候,衣裳鞋袜都是要准备的。    以前,哪怕是教导弘瞻的先生,也是这个待遇。这是最基本的尊重。    一周的修整结束,周一的早上七点,林雨桐准时起床。    梳洗结束,就进了厨房做早饭。    四爷起来把自己收拾利索,就叫孩子们起床,帮着他们穿衣服,看着他们刷牙洗脸。    雨声的头发终于能扎小辫了,这丫头非得叫爸爸给她梳头。四爷笨手笨脚的,还真能给她梳两个羊角辫出来。    哪怕是一边高一边低,父女两个还都觉得好。    林雨桐要上手给调整一下,雨生还不让。    七点半准时吃早饭,七点五十出门,花五分钟送孩子去幼儿园,刚好赶上上班。    四爷的办公室跟林雨桐的办公室是对门,见面很方便。    办公室的格局都是一样的,两个办公桌是一组,拼在一起。两两对面坐着。    刚进门的地方有热水瓶,喝水随便倒。    办公室有一个打杂的,专门负责打扫等杂事。    所以,研究员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第一天,蒋师傅就没客气,直接扔了一沓子实验的数据过来,叫林雨桐核查计算。    每个人桌上都有一个算盘,林雨桐也会打,打的还不错。    但是这计算量这么大,用算盘?任何一步出错都得重来。    “没计算机吗?”林雨桐问道。有计算机的话,快速又准确。    科研单位,不能连这玩意都没有吧?    蒋师傅愣了半天,“想得美!那玩意多贵啊。咱们所的经费有限,哪里买得起。”他摇摇头,“我倒是听人说过,光是给这玩意装修一个机房,就好几万块钱。进口一个计算机,还得花费外汇,费那个劲干什么?算吧,咱们自己算也是一样的,克服克服。”    林雨桐瞬间就闭嘴了。这效率都不敢想。    原本还以为能跟四爷继校园恋情之后,再来一段办公室恋情,谁知道一坐在办公室,就不能挪窝了。也只能心无旁骛的扒拉着算盘珠子。    稍一分神就算错,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等中午下班的时候,林雨桐坐的浑身都僵住了。    “效率不错。”蒋师傅夸林雨桐,“你们这一届大学生,才算真是大学生。前几年分来的,别提了……”    如今办公室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