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6节  (第1/2页)
    祝又樘道:“起风了,进去罢。”    张眉寿点头,刚要转身,却听祝又樘连忙说道:“对了,今日不便前去内院拜见伯母,还请从中转达问候。”    清羽:“……!”    殿下,够了哦!    张眉寿讶然点头。    殿下的礼数当真是超乎寻常地周全啊。    “还有——”祝又樘又道。    清羽头皮发紧,提前走向了马车。    抱歉,他真的见不得殿下这份眼见夫君要出远门,依依不舍的小媳妇模样。    “待平安抵达苏州,记得给伯安他们来信。”    到时伯安与他说,他便也能安心了。    张眉寿再次点头。    祝又樘这才上了马车。    张眉寿一时没急着折回院中,而是听着车轮滚滚,转头盯着马车离去的方向看了好一会儿,适才回了院中。    ……    前往苏州,路途遥远,八月底动身,待抵达时,已进了十月。    而早在十日前,宋氏一行人便改行了水路,一半是便于沿途赏景,一半则是想让在马车中憋闷颠簸了一路的几个孩子松快一二。    偶尔船只靠岸歇息时,宋氏便带着他们在途径的小镇上游玩采买,姐弟三人见什么都觉得新奇,一路上欢声笑语,趣事不断。    这一日,船只抵达了苏州码头。    跟着闹了一路的阿荔悄悄拍了拍自己的脸,深深呼了一口气。    待会儿就要见到宋家的人了,她须得端起大丫鬟沉稳顶用的架势才好,不能丢了姑娘的人。    宋家的人早早等在了码头,眼见船只靠岸,报明身份之后,干脆直接迎上了船,帮着张家的仆从搬抬行李。    宋氏带着儿女上了岸,瞧见了等在岸边的人,意外之余,顿时就红了眼睛。    第317章 宋家表哥们    “二姑奶奶!”    一名年纪约在五十出头的婆子快步走了过来,紧紧握住宋氏伸出来的手,满面喜色却眼泛泪光:“姑奶奶和哥儿姐儿总算是到了!”    “云姑姑。”宋氏望着昔日母亲的陪嫁丫鬟,眼眶酸涩。    她许多年不曾回过苏州,记忆中总是神采奕奕,精明干练,替他们姐弟三人将一切都能安排妥当的云姑姑竟都开始显出老态来了。    “这便是蓁姐儿,鹤哥儿还有延哥儿吧?”云姑姑专挑亲近的喊,生怕姐弟三人听不懂一般,特换上蹩脚的官话。    宋氏点着头,一边让张眉寿姐弟三人同云姑姑打招呼。    姐弟三人乖巧的喊人。    云姑姑眼角的皱纹都高兴得舒展开:“好,哥儿姐儿们都好!”    说着,看向宋氏:“二姑奶奶,咱们快些动身罢,一家人都等着盼着呢!”    宋氏笑着点头,由云姑姑领着朝着宋家备好的马车走去。    而在此时,忽听得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    “人还没到?”    宋聚下了马,将缰绳丢与小厮,话刚问出口,就瞧见了宋氏和三个孩子的身影。    “阿哥怎么来了!”宋氏惊喜不已。    “舅舅!”    张鹤龄两个大声喊道。    他们记得舅舅——舅舅先前可送过他们每人满满一荷包金子打的小鸡崽呢!    他们也不会认错舅舅的,因为路上二姐已经同他们说过了,身形魁梧且腰间挂着金算盘的那个,便是他们唯一的嫡亲舅舅了。    张眉寿也出声喊了人。    宋聚走过来,先笑着揉了揉孩子们的头,才与宋氏说道:“久等不到你们,父亲急得走不安坐不宁,非得让我亲自过来瞧瞧!”    一旁的小厮“嘿嘿”低笑两声。    走不安坐不宁确有其事,但却不是老太爷,而是他家老爷——老太爷那般沉稳的人,再如何着急,也只是偶尔叹口气,往门口张望一眼而已。    “父亲他身子可还好?”宋氏忙问。    “原先再不好,可听到你们到了,也好得差不离了。”    趁着宋氏与宋聚说话的间隙,阿荔在一旁替张眉寿重新理好了头上的小髻和珠花。    舅爷揉两个小公子的头也就罢了,怎连她家姑娘也不放过呢,姑娘家的头,岂是可以随便拿来揉着玩儿的么?    哎,这些男人,根本不知姑娘家梳头的麻烦之处和时时讲求体面精致的良苦用心啊。    此时,宋聚身边的小厮走了过来,向张眉寿姐弟三人行了礼,而后从袖中摸出一只蓝色的小布袋,交到阿荔手中。    阿荔打开来看,却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