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6.霍少皇何许人  (第2/2页)
    “皇后近日可好?”戚源拿起桌上的青花茶杯,不去看她,言语间气又冷淡。    云司凝视着他的容貌,若是涣儿长大了,应该和戚源的眉眼很是相像吧,毕竟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可若是涣儿,肯定会笑吟吟地和她谈天说地,而不会像他二哥一样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模样。    只可惜……    “你怎么了?”云司许久未作声,戚源回头看她,却发现她竟红了眼眶。    “我……”觉察到自己的失态,云司背过身用手轻轻拂去眼角的泪珠,笑着揉了揉鬓角,“臣妾平日里无聊,让翠琳教我做刺绣,想必是看着那针线太久,眼睛发酸而已。”    “这种琐事尽管交给下人去做。”    翠琳心中暗暗叫苦,自家主子哪里操劳过,云司见到那些好看的花儿鸟儿,都是命自己绣的,她何曾动过手。    “谢皇上体恤。”    两人又默不作声,各自看向别处。翠琳硬着头皮上茶,走到云司身边时小声叮嘱她:    “娘娘,皇上都来看您了,您好歹说句话呀。”    云司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南方战局紧张,皇上一定还有很多政务处理,臣妾就不叨扰陛下了。”    翠琳提着茶壶的手抖了一下,险些脱手砸到自己的脚。    这还不如不说呢。    “你还在生气?”    “臣妾不敢。”    她就是生气了。    “因为我向温国宣战?”    “陛下想打仗,臣妾怎敢有半句微言。”    纵使我一再反对,你不也将千万铁骑召到楚挽城下。你的一道圣旨让多少人家破人亡,好不容易走出灭国伤痛的人民又要承受新的战火煎熬。    “云司,你不明白……”    “臣妾愚钝,自是无法理解陛下的高瞻远瞩。”    对,我是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你们男人总要打打杀杀,复国又是为了什么?国之根本不是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吗?被鲜血浸染的土地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戚源欲言又止,自己可能始终无法与她相互理解。    “今日朝堂之上,有一半官员主张和温国和解,在这其中的很多人都是朝中要员,包括你的父亲。”    云司瞪大了眼睛看着他,后者却只是望向窗外。    “那……结果呢?”    听戚源的语气,他很可能已经向群臣让步妥协了。楚挽一战久攻未果,前线苦苦支撑的将士们怨声四起,朝堂上的退兵之言也愈演愈烈。纵使他身为一国之君,这样的压力他也顶不住。    “我已派人出使楚挽谈判,就等任则锡的答复了。”    “真的!”云司一跃而起,眼神中掩不住的欣喜。几年来一直以来处于劣势的温国肯定也渴望和解,这样一来,不久就可以休战了!    “你就这么开心?”戚源神色复杂地看了她一眼,可她顾不上。    “不打仗当然开心了。”    “你不想为涣儿报仇?”    云司脸上的笑容泡沫一样地消失了。    涣儿。    十二年前,她离开皇宫后便再也没见过他,本以为以后有的是机会。七年前却传来他战死沙场的消息,被逼到绝境准备同归于尽的温国人竟放火点燃了整座城池,大火烧了整整五天五夜,那些来不及逃出去的人连尸骨都化作了灰烬。御驾亲征的先皇和大皇子也不幸遇难,当时留在扶越的二皇子戚源继位,重整旗鼓将温国一直打到楚挽城下。当时人们都说,若是当时留下的是那个软弱无能的三皇子,北袁不是已经被温国侵吞了,就是内战不断。云司愤恨这些重权势力之人的薄情寡意,却不得不承认他们说得没错。从来都是锦衣玉食、高枕而卧的小皇子戚涣,只怕当时便被父兄亡逝,大敌当前的局面击垮了。    可是无论如何……    “如果不是北袁先开战,涣儿也不会死。”云司垂眸,冷冷的声音回响在空荡荡的屋子里。    戚源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终究是什么都没说,拂袖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