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节  (第1/2页)
    据说,死之前,上了折子,求宏武帝准他的子嗣们,全数守孝,一一罢官回家。    宏武帝一直待兄弟甚好,于是,大笔一挥,批了这份遗逝。    魏王的后事,极境的哀荣。    但是,这些掩盖不了,徐氏一族注定的落寞。    魏王不在了,魏王的子嗣,一一是免了官职。所以,魏王府可谓是朝廷之内,元气大伤。一时间,整个魏王府,都是龟缩起了全部的势力来。    朱高熙身为魏王的外孙。    他自然是领了妻子福娘,前去给外祖父致礼。    在魏王府……    不,应该是魏国公府内。    因为魏王的过逝,徐惠桢是降一等袭爵,从父亲手中接过的是魏国公的爵位。    “大舅舅,您节哀。”    对于魏国公徐惠桢,朱高熙感情甚好。所以,他宽慰了他的舅舅时,那是真情实意。    这厢里,朱高熙在与舅舅与表兄弟们谈话。    那厢里,福娘在与舅母们谈话。    都是亲戚,相互又是见上了些回的。所以,谈话时,自在是自在了,就是气氛有些压抑。    对于燕王府一系而言,魏王的离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也许魏王在时,没有明面上支持了燕王,但是,不表态,有时候就是一种表态。如今,徐氏一族的惨淡,如何不让心有戚戚焉。    晚间。    京城燕王府内。    朱高熙是有些愁容。    福娘关切的安慰了话。只是,福娘亦是知道的,夫君的难受,也只能让时光慢慢来消磨。谁让夫君打小在京城长大,与外祖家的关系过于亲近。    人的感情,就是相处而来。    血脉之间,血浓于水。    魏王之于朱高熙,那是仁慈的长辈,是让亲近的外祖父。感情自然是深厚的。    “燕地加急来信,母妃会赶回京城奔丧。”    福娘对夫君讲了此事。    这信是福娘在府内先接到的。所以,她自然是告诉了夫君。    “母妃回京城?”朱高熙念了一句,然后,反映了过来,他说道:“父王、母妃他们都会回京城的。”    这一点,朱高熙肯定的。毕竟,外祖父过逝了。身为女婿的父王,身为嫡女的母妃,肯定回归来的。就是二弟、三弟,同样会回京城来。    “可惜了,母妃没见到了外祖父的最后一面。”朱高熙是可怜他的母妃,这是真正的伤心事。    “唉……”    朱高熙是一声叹息。    在小榻上,装了睡的朱瞻元是听到了父母的谈话。    其实,这些日子以来,朱瞻元就已经知道了。他的外曾祖父魏王病倒了。那时候,朱瞻元就有些想明白了,前一世,他爹为何会那么容易被人算计了……    因为,徐氏一族被皇曾祖父在宏武后期,打压的太利害了。    京城之中,徐氏一族的龟缩,让燕王府在京城内是独木难支。所以,他爹才会容易被人暗算了。    朱瞻元想到了,徐氏一族注定的落寞,以及未来燕王府更加黑暗的那些年。朱瞻元真是恨啊,恨不能快快长大。    一个小婴儿的身体,什么都做不了。    朱瞻元的未来大计,需要时间。他需要长大些,才能找到了机会实施。    不管朱瞻元如何想?    时光是不会等人的。    燕王、燕王妃,以及他们的嫡次子朱高晸,嫡三子朱高孜,是一起在腊月赶回了京城。    归来之时。    燕王妃整个人都是一脸的憔悴。    对于父亲的过逝,燕王妃是按受不能的。因为,离京之时,她去探望过他的父亲。那时候的魏王是气色正好,瞧着那等健康的状态,再活些好些年完全没问题。    至于燕王嘛,是在从魏国公府里,给岳父致礼之后,就是老实的待在了燕王府内。    对于皇宫里的宏武帝,除了刚回时,去请安了一回。其它的时候,燕王很本份。但是,在燕王的心底,积压了很多的愤怒。    京城,燕王府的书房内。    燕王是写了无数的大字。    那些大字,是无数个“忍”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