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3节  (第1/3页)
    因为秦安君当年的承诺,除非生了三个嫡子之后,才能允许纳妾,李姚姜生了女儿也不气馁,起码,离那个纳妾的要求差很远。    而且李信也实在是忙,家里不是没有好看的婢女,可是他从来不多看一眼!    李季阳晚上还跟羸政絮絮叨叨:“可是有个女孩儿了,你说,我给她准备什么嫁妆好?”    羸政将人揽过来:“这才出生,离出嫁还有十多年呢!”    “是啊!”李季阳又想到了什么,脸色瞬间就不好看了:“也不知道是谁,有那个福气,娶走我家的闺女!”    这八字儿还没有一撇呢,这就舍不得了!    孩子生下来没几天,秋收又将近了,李季阳让李信看家,自己去了李家庄,主持秋收。    李家庄一如既往,不管外界如何变迁,它好像只按照自己的生活轨迹来运转,老管家还是那么老当益壮,管家婶子还是絮絮叨叨。    不过听说生了个女孩,一个个也很高兴,甚至老管家还整点了许多东西出来!    “有了小姐,就该有人伺候,虽然说府上不缺人手,可是这贴身伺候的婢女务必要挑好的,将来可是要陪嫁出去的……。”管家婶子又开始唠叨了。    然后李季阳回去的时候,又是大包小包,其中有一半是给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一半都是给那位刚出生的小婴儿的|等他回来,拜见过了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就去找羸政了:“报纸上如今可热闹了!”    “是啊!”羸政给他在龙椅上指了指。    李季阳顺势坐了上去,话说这龙椅还是他给设计的呢!    “不过儒家……的确有许多分歧和不便……。”羸政现在也觉得,单立一个孔子恐怕不太好。    “那就这样,再立一个孟子,荀子!”李季阳想起后世,古代说的“孔孟之道”,这二位应该立的起来。    荀子,完全是看在韩非的面子上。    而且立了老子,孔子同样是老子的学生。    “小的里头有他们的位置。”因为大石碑只能立一个,小石碑却能立十个。    “行,在大石碑后头,立小石碑的时候,将这两个立在前头。”这小石碑也不容忽视,因为这代表的是这一学派的地位孔子身后立着孟子和荀子,就相当于他们继承了孔子的衣钵。    孔子有七十二个亲传弟子,都没能立在他身后,可见这两位的影响力。    就在李斯为了《论语》的断句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韩非已经得了消息,进宫呈上《荀子》一书,并且谢恩了!    李斯听说的时候,还是在报纸上看到的!    甘晶虽然也是儒门学生,认的却是孟子的门下,所以他也进宫谢恩了!    李斯整个人都不好了!    孟子之道,甘晶只是学了,只是代表他们那一学派而已。    关键是韩非!    荀子可去世没多少年,在世的学生也有不少,混得最好的就是韩非,他算第二个。    可是韩非是呈上了老师的《荀子》,而他呢?竟然是跟旁人一起知道的这个消息!    这让人怎么看他?    急慌慌的去了韩非的府上,没见到人!    “大人正在准备大婚,如今皇帝陛下依然成亲一年了,也该轮到我们大人了。”韩非的管家是这么告诉李斯的:“不久之后,迷谷之主便会来迎亲了。”    李斯这才想起来,迷谷跟韩府结了亲,如今秋收过后,就要成亲了,六礼都走完了!    缴税粮之后,第一个成亲的是魏王和龙阳郡王,羸政跟李季阳亲自出席了喜宴。    整个咸阳城再次轰动,外族使节团纷纷表示祝贺,同时暗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