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节  (第1/1页)
    两小厮面面相觑:“啊?”    方才不刚说了不讲经义吗?    “今日天气好哟。”    宋问两口喝完已经放凉的清粥。    一手握着折扇,一手握着戒尺,摇头晃脑的再次出门而去。    小六提了东西,也快步跟去。小五则留在家中收拾碗筷。    书院安排宋问任教的,是云深书院进士科乙班经义。    朝廷为了选拔专业人才,科考林林总总共有五十多个科目。    以明经科(简)和进士科(难)为主。    先前宋问说的算科,在云深书院里的地位,类似于现代大学里的垃圾专业。    院长也想先让她旁听两课。    毕竟他们这是名院,进士科的学子大都来头不小。    而宋问年轻,且看着不大靠谱。    纵然得孟先生着力保举,仍旧心中无底。    宋问执意要先去见见自己的学生。    “若在下实在是难司其职,自会退任。学生若有不满,尽管罚我便可。只请院长先给我这个机会。”    院长想想也可。    孟先生看中的人,必然有不凡之处,便随她去了。    宋问循着路走到学堂门口。    没有先生在,还有朗朗读书声。    这群小子确实不错嘛。    抬脚进去,略微颔首,朝众人道:“诸位好,从今日起,我就是你们的先生。我叫宋问。”    众学子起身行礼,拉长了音问候:“先生好。”    宋问跟着弯腰问好:“好。”    众学子就要坐下,宋问一敲桌案:“诶,且慢!都先站着。”    众生微愣,便也站着。等宋问下一步的指示。    宋问已在上首坐下,然后跷起腿看着他们,在手心拍着戒尺道:“招呼我就不多打了,直接上课。第一堂课,我来给你们讲讲,土。”    为首一学生问道:“土?先生是要给我们讲五行吗?”    宋问笑道:“五行里的确是有个土,但,今日,我给你们讲的,是农耕的土。”    “土壤有非常多的种类,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粗细,不同的结构。所以,地域不同,土壤也不同。”宋问说,“我大梁国境,就有不下十种土。所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之异也。是这个道理。”    “不同的土壤……”    为首学生打断她道:“先生,学生可否坐下了?”    宋问摇着戒条拒绝道:“不可。我看有人在犯困,所以先站着听课。当然如果你们有站着睡觉的本事,也请随意。”    众生一片喧哗。    为首那学生,仪容一丝不苟,身上书卷气浓。彬彬有礼的模样,此刻有些愠怒道:“先生,授课是先生的职责,若是先生……”    “若是课讲得无趣,让你们犯困,那也该是我的罪过对不对?”宋问点头道,“所以我正在尽力补救。如果你们有本事,也可以不接受我的补救。”    学子指责道:“先生,你这是强词夺理!”    宋问换了条腿翘着:“那……只能说你们理站的不稳,谁让我是先生呢?”    为首那学生深吸一口气,施礼道:“先生,不知我等做错何事,要受此责罚?”    “责罚?这怎么会是责罚呢?”宋问无辜道,“就像犯困,是人的天性一样,无关对错。这站,是人的能力啊,不过让你们站一会儿,怎么能叫罚呢?”    众生皆拂袖冷笑。    求学十多载,还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先生。    宋问站起来,接着道:“就像人,会生病,动物会生病,有病因病灶一样。植物会不会生病呢?植物若是生病,年年收获之后,病灶,又会不会留在土里呢?”    一学生不屑一哼:“闻所未闻!”    宋问指着他问:“那你又如何解释,一块地,如果年年种西瓜,它的产量,会越渐减少呢?”    另外一名身材魁梧的学子站起来道:“这些与我等何关啊?”    其余人纷纷迎合。    “不错!这些与我们何关?我们只是来上经义的!”    “看先生年纪轻轻,不会就是来教我们种田吧?”    “书院为何会请你这样的先生?讲这些无用的东西。教我等农耕,莫不是要我等回去种田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