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节  (第2/2页)
时,杜若正在实验台前接电线,听到这话,笑得眉眼弯弯。    可高兴不过一秒,就听邬正博在一旁讽刺:“照我说就不该按她的意思多加一道传感,增重不说,程序也变复杂,给机器人本身加了负担。不然或许速度会更快。”    他声音不小,内容直白挑事,实验室里其他人都低下头去,不参与,不站队。    黎清和立时替杜若不平,争辩:“邬师兄,景明他们的机器人的确比我们的优秀,走路飞快,一次都没摔过。而我们的机器人速度只能勉强跟上,还在三场比赛里摔了两次。技术问题没解决是我们的事,怎么会是杜若的责任?再说了,我们的机器人是这次比赛里路线最直的,这个优势也是杜若的功劳,你不会看不见吧?”    邬正博是研究生院的,平时就爱以势压人,此刻在众人面前受到师弟的挑战,怎会不恼:“她那么厉害怎么没赢?我倒认为机器人几次摔倒就是因为程序超载。”    杜若冤枉极了:“当初分配任务时,我负责的是线路问题,我只管解决这个问题就好。速度和平衡的事,为什么要怪我?”    邬正博斥道:“那也是你没配合好……”    “吵什么?”易坤打断三人。    实验室里安静下去,    易坤目光在三人脸上扫过,最终落在邬正博那儿,道:“一码事归一码事。你认为速度慢,不协调,易摔倒,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攻击别人的解决方案做什么?”    邬正博黎清和都不吭声了,杜若也低头不再言语。    易坤说完,也没深讲,毕竟邬正博是副队。    他随手拿起几份宣传册发给大家,很快转移了话题:“月底。都专心做事。”    杜若接过来一看,是他们学校《大学生人工智能创业大会展》的宣传册。    两年一次的大会展,无数创业团队公司的孵化摇篮。    学校各个学院的众多项目团队都会参加。orbit的自动制动项目早已进入正轨,自然是要全心准备参展的。    杜若虽然还没接触核心项目,但实验室忙起来,她也得更多地参与帮忙了。    也偏偏是这忙碌的五月,当校园里太阳花大片大片盛开时,校辩论社有了动作——要组织一次院系间的大一学生辩论赛。    校领导和生活老师都很支持,各种场地和奖金申请通过后,活动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    杜若作为辩论协会的新生代成员,自然担起了在自家院系内宣传大赛,选拔辩手,训练辩手,组织参赛的艰巨任务。    但摊上这份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大难题——没人报名。    女生宿舍她来回跑了几圈,结果呢,三个舍友全摇头,隔壁宿舍同院系的女生也都不乐意。要么压根没兴趣觉得浪费时间,要么胆怯觉得辩论很可怕。别人唇枪舌剑发招,你半天憋不出一句回击,多可怕啊,还憋屈呢。    杜若忙活下来,女生宿舍全军覆没,无人迎战。    这下她傻眼了。    原以为大家会踊跃报名,她得费心筛选报名者,结果却是这幅惨淡光景,连基本的队伍都组织不了。    总不能她一人上场啊。    她向同班的男生们求救。可班上男生话少害羞的居多,平时跟熟人闹腾还行,有的上课做presentation都腼腆,谈什么辩论。    他们还挺歉疚:“杜若啊,这次帮不到你,先欠着,下次一定帮忙好不好?”    她哪里敢当,连说不在意,不要放在心上。    另一些平时交流不费劲的,也不肯参加,仿佛辩论是吃人的老虎。    万子昂便是。    杜若以利诱之:“万子昂,你参加吧,我请你吃饭好不好?”    “杜若,还是我请你吃饭吧,吃三顿,你饶了我吧。”万子昂说。    杜若绝倒。    她趴在桌上,有气无力地唉声道:“到现在,我才终于体会到高中运动会时,我们班体育委员跟在同学屁股后边求报名的心情了。”    李维听了,哭笑不得,说:“行吧,我报个名。”    到最后,班上就一个李维报了名。    她不放弃,继续撒网。    上完第一节公共英语课,下课铃一响,她就跑去教室后的男生聚集地,赶在他们出门放风前下手。    “学校有活动啦,大一辩论赛,要不要报名参加呀?”杜若热情地摇晃手里的传单,掰着指头开始游说,“锻炼逻辑思维,锻炼说话能力,还能认识别的院系同学,一举三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