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7章 第278话 父女与为妻  (第3/3页)
中的一种,而不是子女必须模仿必须因循的唯一道路。    想的越多,萧恒心中的积郁好似便散的越多,最终再想到卫廉这个人的时候,也好似没有那么可恨可气了。    “这些年,他们的日子过得如何……”    萧恒舔了舔微干的嘴唇,显出一个老人合乎年龄的颓然与无力,甚至还有一丝悔恨与疼惜。    对于这个问题,天歌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    “先头过得如何晚辈暂且不知,不过有一点,如今在晚辈府上,应当是不会亏待了卫先生和夫人。”    “哼,怪不得这两个要到明年才回来。原是乐不思蜀了!”    听着萧恒口是心非的话,天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既然两个年轻人乐不思蜀了,萧先生也该跟他们一样,放宽心先养好自己的身体,等到来年再见的时候不让小辈们担心才是。”    说着站起身来,指了指旁边的书桌:“先生的笔墨可能让在下一用?正好写个调养的方子。”    萧恒“嗯”了一声,看着天歌提笔写字,又不由主动开口问道:“你府上是在何处?若是不远的话,要不让他们回家里来住?这样免得你那头费心,家里人手多,也正好出出力气。”    天歌一边写一边道:“寒舍在临安城。在下既然愿意将卫先生夫妇接入府中,自然是不怕麻烦的,还请萧先生放心。”    然而萧恒却是直接忽略了后半句,靠坐在塌边兀自琢磨:    “临安啊……临安到姑苏也不远,走水路也不过一天不到,铺好软垫多注意些,下了泊船再用马车载回来,一路也磕碰不到……”    “是啊,磕碰不还好,磕碰到了可就不是擦伤碰伤,而是站都站不起来了。”    天歌说完这话,停下笔拿起纸轻轻吹了吹,这才往这头走过来,“这方子先生收好了,每日早晚熬成汤药,连续服用三个月,便再也不会像今日这般了。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放宽心。”    萧恒接过单子,仔细看过一番之后小心收好,道了声谢之后,临了又补充着问了一句:    “是当真不能将人载回来么?”    “当真不能。”天歌说得斩钉截铁。    见萧恒有些失落,天歌又补充道:“一者是出于对卫先生的身体考虑,二来也是想让先生养好身子,这样小姑娘回来才不会再伤心愧疚。”    “当然,最重要是,当初他们二人离开本就不算光彩,若是如今您接了二人回来,多少只会再让人看笑话。但若是后头卫先生恢复过来,再在国试中夺得名头,便再也没有人敢用当初的事情乱说了。”    听到这句话,萧恒想起过去的自己,慢慢摇了摇头,:“事到如今,我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了。”    “但是卫先生在乎。他不想让萧家,不想让您,更不想让萧姑娘一直为人诟病,他想让萧姑娘风风光光地嫁给自己,让她不再为人指摘。唯有夺得功名,这一切才可期。”    在从临安出发之前,天歌曾单独与卫廉谈过。    留下他教导那群孩子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还是想听听卫廉自己的看法。    如果他想要与萧凌先回姑苏,那么天歌也可以想法子将这些孩子送到姑苏。    毕竟对于褚流来说,在临安还是在姑苏,并没有什么两样。    但卫廉对此却明确表示了态度。    这些年萧凌随着他在临安吃过的苦头他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功不成名不就的去见萧家人,让他们受人非议,曾经的卫廉无力改变,可如今他却不能再如此莽撞。    唯有功名在身,带着荣宠与尊荣,真正八抬大轿将萧凌娶过家门,这才是他真正的担当与责任。    听完天歌的话,萧恒没有再说什么要接人回家的话,而是沉默许久之后,慢慢抬起头来,看向天歌一句一句认真道:    “既如此,那就烦请小公子转告卫廉那小子,若是此次国试不入三甲,那我萧家的女儿便不会与他为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