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8节  (第2/2页)
    四五跟着云扬身后,絮絮道,“用过膳,大人可要四处走走?要不下岛散散心?自回宫,您还一回也没下过岛呢。外后宫里,景致不错,要不您出宫转转?京城里夜市也颇繁华……”    云扬回目看他。    “好,到宫外转转吧。”    “……”四五怔了怔。    “四五陪我去宫外转转吧。”云扬弯起漂亮的眉眼,笑着看他。    “哎……”四五一下子明白了,他陪云扬在这岛上,这么多年下来,竟似与世隔绝了般。大人这是怕他闷,才决定去宫外走走吧。    四五眼里一下子就涩了。他掩饰着垂下头,“是,奴才这就去准备。”    “好。”云扬安慰地拍拍他肩,“准备准备吧,今夜咱们专拣热闹地儿去。”    笼在云扬关切的温暖中,四五吸了吸鼻子,重重点头。    刘诩正在竹苑。    慎言仍在阁里。竹苑里只有陛下同双生子用膳。    吉祥颇不安。倒是刘诩撩起眼皮扫了他一眼。    吉祥汗刷刷地。又不敢再遣人往阁里催促去了。    晚膳后,刘诩同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    双生子已经快七岁了。一般容貌,一般高矮,小嘴一刻不停地说着,脆生生地,颇讨人喜欢。    “最近都学了什么功课呀?”做为母亲,虽然贵为天子,也不能免俗地关注孩子的学业。    两个孩子争着回答。    刘诩听了背书,颇为满意,又问,“最近都爱玩些什么呀?”    “悰儿喜欢骑射。”刘悰抢着答,“等儿臣大了,就要学功夫。要遍访天下名家,拜师学艺,要成一代宗师级。”    刘诩笑着摸他的头,“好大口气,一代宗师级呢。”    “自然。”刘悰颇认真。    “怡儿呢?”    “儿臣喜欢山水,藏书阁里,好多游记,儿臣都让人读着听了。等长大些,儿臣想去游历,写一部大齐山水注。”    “更大口气了。”刘诩笑得开怀。    “你皇长兄也喜欢游山玩水,听你说这个,他肯定高兴。”    “太子将来要做皇上,等闲可出不得皇城。”小女孩脆生生地说,“等儿臣长大了,有了封地,天天都可以出去玩。到时,给太子哥哥带各地土产。”    刘诩怔了怔,看着两个孩子,“你们都不准备留在京里?”    两个孩子一齐摇头。    刘诩坐起来,脸上若有所思。    两个孩子见她这样,都有些怯了。垂头不敢说话。    刘诩缓过神,把两个孩子搂过来。    两个孩子这才放松下来,又喳喳喳地说起来。    晚些,慎言回宫。先至房中换下官服。才来晋见。    慎言一进门,就提衣跪下,“臣侍回来迟了,请陛下恕罪。”    刘诩正搂着孩子玩游戏,抬目见淡色宫衣的慎言,宽袍展袖,低垂眉眼跪在身前。    “起来吧。用膳没?”刘诩问。    慎言起身,“在阁里用过了……今天西北郡的人到京晚了些,臣在阁里多等了会儿……”    “宛平回来了?”刘诩抬目问。    “是。本该昨天就到的,但拖到了今日,总算在城门落锁前,进了城。”不然还得在城外宿一夜。进了城,又是一番安排,为了这个,慎言忙到现在才得赶回来。他颇歉意地再次道歉。    刘诩摆摆手。    “让宛平歇歇,三日后开家宴,召她母子吧。”她想了想,“她家两个庶子也一并召了吧。”    “是。已经安排妥了。庶长子和次子,早几日臣便派人接到了郡守府里。”    刘诩点点头。郡守府新建,估计宛平还是喜欢住在国丈府里。郡守是封疆大吏,宛平虽无封,但也是不能不开府的。她赐下这宅子,比邻国丈府,两家走动,也方便些。赫蒙的庶长子和次子,都到了适婚年龄。刘诩不豫放他们回西北,便趁这次宛平到京,正好给他俩找人家赐了婚,便留在京里了。    两个小家伙见父侍同母皇说公事,都懂事地站在一旁不作声。    见刘诩不再问,两人转向慎言,“参见父侍。”    慎言温和笑笑,上前一手一个,抱起来。    两人依恋地搂着慎言的脖子,抢着说,“父侍,我们陪母皇吃了饭。还玩游戏。”“还背书……”    “替父侍陪母皇了?真乖。”慎言搂紧两个小家伙,笑着夸奖。    刘诩在一旁抚额失笑,赶情是他们相陪,自己才是该照顾的一个。    慎言亦笑,三人一齐转目看向刘诩。    一般的笑容,一般的盈润,刘诩被这美好的画面亮了眼睛。    夜。    竹苑静谧。    内室。    刚沐了浴,慎言还一身水气。    服侍刘诩的宫娥和内侍,正鱼贯着出去。她从不喜太多的人跟着。于是慎言上来,服侍刘诩拧干头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