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9节  (第2/2页)
里的虾饺,还想继续推脱下去。    老皇帝也知道玉柱是个不喜欢揽权的个性,这个小混蛋居然痴心妄想,打算把此事给拖黄了。    和只管治安的步军统领衙门不同,顺天府尹是整个京城里,最忙碌的官员,没有之一。    必须敲黑板的真相:谁接近权力核心,谁才是权力的主人,和名义官职的大小无关。    有的人可能本身地位不高,却因为能接触到权力最核心的皇帝,就能让自己也拥有权力,太监就是其中的典型。    署理礼部尚书的宝座,玉柱还没有坐热,就因为不想当会试的正总裁,而被罢免了。    但是,玉柱仅仅是面子上稍微有点难看而已。毕竟,他还是领班御前大臣。    每天凌晨,玉柱不仅要帮老皇帝的右手做康复活动,还要陪着老皇帝一起用早膳。    不客气的说,除了宫里的大太监之外,所有的重臣之中,有一个算一个,都没这份特殊的待遇。    这意味着啥?    柱爷的盛宠依旧!    顺天府乃是天下第一大府。    在玉柱的手下,设府丞一人、治中一人、同知四人、通判六人、儒学教授、训导等官。    在顺天府的辖下,共有宛平、大兴两个京县,以及另外十七个州县,共十九个县级衙门。    其中,宛平和大兴两个京县,完全归玉柱管辖。就算是直隶总督,也不允许插手京城内的事务。    其余的十七个州县,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厅,由四名五品的同知,分管捕盗事宜。    这四名同知和十七个州县,属于是顺天府尹和直隶总督双重领导的体制,以顺天府尹管辖为主。    正因为顺天府实在是太过重要和敏感了,手握兵权的玉柱,实际上,是被迫接任的。    站在玉柱的根本利益之上,他是真心不想接任顺天府尹。    试想一下,成天被老皇帝盯着后脊梁骨,那会是个啥感受呢?    问题是,老皇帝硬要推着玉柱成为京城实权第一人,玉柱的细胳膊拗不过粗大腿啊!    “嗯,用罢了早膳,御门听政也不用你伺候着了,明白吧?”老皇帝不耐烦了,狠狠的将了玉柱一军,逼他今天就去正式上任。    “嗻。”玉柱完全没招了,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    但是,玉柱的拖长音,被老皇帝品出了其中大大的不乐意。    “去吧,你还很年轻,多替朝廷出力,才是正道理。”康熙明知道玉柱不情愿,却依旧逼着他去上任。    用罢了早膳,老皇帝坐上肩舆,去御门听政了    没办法,玉柱只得出宫上了官轿,大摇大摆的去了顺天府衙。    因为事发突然,顺天府丞汪禾接到吴江的通知之后,不由一阵脑仁疼。    顶头上司来上任,京郊的同知、州县官,肯定来不及到衙迎接了,这可怎么办呢?    事到临头,汪禾只得率领在京的官员们,一起站到府衙门前,恭迎玉柱的到任。    等玉柱到了后,汪禾赶紧凑上前来,长揖到地,毕恭毕敬的说:“卑职汪禾,字满仓,忝为本府府丞,拜见玉宫保。”    玉柱增加了实权,但是,也丢掉了部堂的位置。    若是部下们继续称呼他为爵部大人、部院大人,就不合适了。    这个时候,玉柱脑袋上的太子少保头衔,就起了大作用。    在大清的官场之上,称呼问题绝非儿戏,一旦叫错了,就擎等着倒血霉吧。    如今,玉柱身上的兼职和官爵,至少有几十个字了。    太子少保、辅国公、南书房行走、领班御前大臣、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宗人府右宗人、内务府总管大臣、步军统领、热河行宫大总管兼顺天府尹。    之所以太子少保排在最前头,那是因为,目前还活在世上的太子少保,总共也不超过五个人。    物以稀为贵!    顺天府丞也是高配,汪禾是正经的正四品官,分管府学和教育事宜。    “满仓兄,你太客气了,鄙人来的匆忙,着实添麻烦了。”玉柱很有礼貌的深揖还礼。    “拜见玉宫保。”    “罢了。”    在汪禾的引见下,部下们纷纷上前拜见玉柱。    只是,就在行礼如仪之时,突然有人上前扎千请安,并恭敬的说:“请柱爷大安。”    和别的衙门不同,顺天府衙内,除了府学教授和训导之中有两名满臣之外,其余的都是汉臣。    满目都是汉臣,猛的站出来几个满臣,说着与众不同的话语,这种时候就显得极不合群了。    玉柱看得出来,在顺天府衙之中,满臣和汉臣们,明显的格格不入。    大庭广众之下,玉柱又不是楞头青,自然不可能对满臣太过优待,只是微笑点头,摆手说:“起喀吧。”    也许是玉柱的用词不同,那几个满臣更加得意了,故意大声说:“嗻。”答的异常之响亮。    玉柱明明察觉到了,有几个城府不深的汉臣,已经变了脸色,却故作不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