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第2/2页)
师便确认了,有些原因,是不必问的。她选了闻笙做课代表,每次闻笙抱着田格本进办公室,总能交换到一块糖果或一包小饼干。    零食最易收买童心,闻笙很快喜爱语文老师喜爱得死心塌地。    上学也升级为闻笙最喜爱的事,如果那时候就有“内卷”的概念,闻笙一定是班里最卷的卷王。    在同学们还在每天一页日积月累摘抄好词好句时候,她的摘录本已经写了上百页,二年级写出的作文即便放在五六年级组的春蕾杯作品里也会是佼佼者。    可二年级结束的那个夏天,作文比赛证书发下来时,她却收到语文老师离职的消息。    班主任说:“她嫁到别的城市去了,下学期换新老师带你们。”    闻笙不肯相信,下课还是冲去老师办公室,推门进去却只看见清空的桌面,和一支旧旧的不锈钢保温杯。    闻笙看着那只杯子,想到每次语文课前自作主张帮老师接满凉白开。    “闻笙,来得正好,你们周老师走前可惦记你呢。”隔壁班的语文老师笑眯眯递给闻笙一个牛皮信封:“喏,留给你的信,快掂掂,可有分量呢。”    见到信件,闻笙眉头总算舒展了些。她揣着信封漫无目的走回班级,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目光又忽然空空。    习惯讨好的孩子,失去讨好的对象,一时间失落得不能自已,在心酸中体悟别离。    她反复读老师留下的信,读到每一句都熟稔于心。    童年里,那位老师是第一个鼓励她、认同她、温柔对待她的女性。    老师替她梳头发扎小麻花辫,也在她胸前别上手绘的小红花,还同她交换许多小故事或童趣的小秘密。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谈到梦想,闻笙都扬眉吸气:“我想要成为,像周老师那样的人。”温柔,坚韧,呵护受伤的小幼苗。    之所以扬眉吸气而非扬眉吐气,是因为她知道成为老师那样的人并不轻松。    扬眉是骄傲,吸气则是提醒自己不要掉以轻心。    命运很快就给闻笙这样的机会。    还是二年级,母父的格斗升级,愈发激烈。摔东西只是前戏,很快就演变成父亲单方面的暴力。    当慈爱变为狰狞,当微笑变得阴翳,闻笙看见恶魔的样子。    家暴愈发频繁,为了不让闻笙受到太大影响,母亲不再让闻笙回家,而是把她托付给邻居阿姨。    阿姨家里有个小自己两岁的妹妹,名叫钟芷。    和钟芷在一起的时候,闻笙自觉扮演着周老师的角色,同样温柔,同样聪明。    学龄前儿童对小学生有天然崇拜,钟芷望着闻笙时总是眨着星星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