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2节  (第2/3页)
里面的东西也很简洁。四周是光溜溜的石壁,显然是经过人为开凿的。而最为醒目的,则是地室中心位置,一尊巨大的铜鼎!    铜器!    竟然出现了铜器!而且品相极其完整,毫无损害不说,个头儿也大得惊人——圆鼎肚子的直径恐怕直径三米,高度也有三米多!    这,几乎有一座房子的大小啊!    这样一个巨大的铜疙瘩,太惊人了。也不知道数千年前的大夏,是怎么炼制出这种庞大的器具的啊。    巨大的铜鼎稳稳伫立,孤独而威严,古朴而沧桑。甚至连小林光一的炸药,也没能将它掀翻。    但是,炸药的巨大冲击力,让这尊巨鼎移动了一些距离。难道说,这巨鼎就是导致小岛千年弥漫迷雾的原因?而由于位置的移动,或许破坏了什么古怪的禁制,于是那迷雾便消失了?    鬼知道啊。大自然有太多的隐秘了,高龙藏和瀚海也不懂。    站在这尊庞大惊人的古鼎面前,任何人都觉得自己的渺小。这种奇怪的感觉,甚至在高龙藏、瀚海这种顶级高手身上,也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来。    不是他们的心志不坚定,而是这尊沧桑到令人心悸的古鼎,实在太过于惊世骇俗!    高龙藏和瀚海的呼吸几乎凝滞,甚至莫名产生了一种要顶礼膜拜的冲动。    第780章 镇九州    死死的盯着这尊古鼎一会儿,高龙藏和瀚海觉得,自己的心跳都似乎有些加快。    仿佛有种莫名的联系,让他们无法自持。而高龙藏身上,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而更让高龙藏和瀚海感到吃惊的是,这尊巨大铜鼎制作工艺极其精良、极其复杂。上面雕刻着繁复的纹路,有山川江河,有日月星辰,有花鸟百兽,有九州舆图……    好壮阔的画面!    就算单独把这幅图画拓印下来,恐怕也是一副极富艺术价值的作品。    数千年前的大夏先民啊,是怎么做到的!    两人愣愣的看着,拿着探照手电上下的打量。而当转到巨鼎的后面,高龙藏把手电照在鼎身最上部的时候,看到了几个字。    夏篆古字。    而看到这几个字的内容,高龙藏的心脏都快从胸腔子里跳了出来,险些昏厥!    瀚海看不懂这些夏篆古字,但是看得懂高龙藏的震惊,她发现,自己甚至有点略微的紧张。    “龙藏,这……写的什么?你看得懂?”    这个,高龙藏确实看得懂。天底下比他更了解夏篆古字的,估计也只有冯道仁了。或许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连冯道仁也未必比他更加权威。    高龙藏木讷的点了点头,然后猛然惊醒,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指着那五个青铜夏篆,喃喃的说——    “禹王九州鼎……”    晕死……瀚海一听这个,险些当场蹲在地上!    禹王九州鼎!    我的老天爷啊,这是真的?!    可是看这古遗存的年代,或许……应该是真的!    但若是真的话,这可就真的吓死人了。    禹王,自然就是那位治水的大禹,大夏王朝第一代开国君主!    相传大禹治水、平定天下之后,收九州之金(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以安天下。    传闻大夏灭亡之后,这九鼎传给了殷商王朝;殷商灭亡之后,又传给了大周王朝。无论在任何一个王朝手中,这禹王九州鼎都是镇国重宝。    “鼎”,在那古老的年代里,象征着国家的政权,象征着“天下”。比如大周王朝衰微之时,强大的诸侯楚侯曾“问鼎之轻重”,便被视为有了乱臣贼子之心。因为,试图“问鼎中原”,那是谋反的心迹。    至于“定鼎”这个词,则代表了建立王朝政权的象征。    总之,“鼎”这词汇,对于这个漫长古老的民族而言,有着无法言喻的崇高含义。    待秦始皇一统天下之时,九州鼎便消失不见。此后两千年,再无踪迹。    只不过,大夏王朝实在太过于久远,史料记载实在太过于含糊。甚至,连“禹王九州鼎”准确的数量,其实都没人能搞清楚。    有人说,禹王九州鼎既然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